中学物理试卷统计分析中的常用概念简介学物理试卷分析是中学物理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试卷分析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物理试题的命题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学物理试卷成绩的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几个概念介绍如下:一、中学物理试卷成绩的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八个分”所谓“八个分”,指中学物理试卷成绩的统计分析要计算出参加考试同学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分、配分值、难度分值、分数区间(分数段)人数及正态分布图等八个方面。其中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均较为简单不需介绍,标准分不常用这里不作介绍。常用分数区间(分数段)人数统计表如下:分数段0-9分10-19分20-29分30-39分40-49分50-59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99分100分得分人数比例%根据上表内容可以绘制分数区间(分数段)人数正态分布图试题配分值是统计分析的重要内容,各试题的理想配分值可由以下公式确定,理想配分=(各单元上课节数÷上课总节数)*100;实际配分则为各单元在此份试卷中中所占的分数;实际配分与理想配分误差不超过5分。配分应重视合理性与公平性,并以测验说明方式详列各类题之配分、计分方式(含有无倒扣),避免考后再调整计分方式。试题配分值统计表如下:单元名称教学目标上课节数理想配分(%)实际配分(%)理想配分与实际配分误差合计100%100%试题难度分值及分值比例,在命题时按照预期确定(理想)的难度进行分配,一般说来将试题的数量(或者分值)按照易30、中50、难20的比例进行分配。试题难度分值及分值比例表如下:试题难度易中难命题时预期(理想)分值比(或者用题数比)305020实际比例分值比二、中学物理试卷成绩的统计分析中常用的“五个率”所谓“五个率”,指中学物理试卷成绩统计分析要计算出参加考试同学的成绩优良率、及格率、错误率、得分率及作答率等五个方面。其中一般将成绩在85分以上的定为优良、60分以上的定为及格。错误率主要用于“是非判断题”和“二项选择题”情况,得分率可以根据试题各选项得分的人数、比例(%)来统计。假设分为四档,试题各选项得分的人数(%)统计表如下:题号1234分值(假设分四档)1234123412341234人数比例%试题作答率是以全体受试学生中,每一个选项的作答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值。每一选项的作答率,可以作为筛选或进一步修改不恰当的试题,以及分析学生作答情形之用,藉以了解学生是否有一些错误或迷失的概念。作答率主要用于选择题。选择题的结构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的:包括题干与选项两部分,题干就是问题本身;选项包括一个正确选项(最佳答案),和三个诱答选项。正确选项必须要能吸引较多具备该评量能力的受试者去选择;而诱答选项则应具似真实性或合理性,会吸引较多不具备该评量能力者或是概念不正确者去选择。选项的设计与选择题题目的难易度有密切的关系。如某一试题有四个选项:正确选项A作答率为0.89;选项B作答率为0.11,显示该选项具有诱答力,有约11﹪的学生有此错误概念;选项C及选项D作答率为0,显示该选项不具有诱答力,或受试者没有此错误概念,可考虑修改该选项。三、中学物理试卷成绩的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四个度”所谓“四个度”,指中学物理试卷成绩统计分析要根据考试同学的成绩来计算试题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等五个方面。其中试题信度和效度因为不常用这里不作介绍。下面主要介绍难度和区分度两个常用概念。1、难度又称难易度、难度系数(P):是试题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合程度的指标,是一个相对概念,难度的高低与被试人员的水平直接相关。难度的取值范围为,P值愈大,表示该试题愈容易,愈多数学生答对该试题;P值愈小,表示该试题愈困难,愈少数学生答对该试题;当P=0时,试题的实际困难程度最大;当P=1时,试题的实际难度最小。在一般的教学质量检测中,试题难度的标准:最易0.95、容易0.85、适中题0.70、较难0.50、难0.30、很难0.10。试题命题前将整个试卷的平均难度定在0.60~0.75之间,各个试题难度均匀分布再0.2~0.8间为好,这样的难度分布,有利于最大程度区分不同程度考生,使试题产生区分考生的最大效果。非选择题型客观题的难度,其公式为P=R/N,其中P代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