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小金鱼”案例描述一次美术活动《小金鱼》,活动前一天,我请幼儿把家里的小金鱼带来,活动时,我把小金鱼分别放在每组的桌上,请他们仔细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并问了第一个问题:“你看到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小朋友都回答说:“金鱼很漂亮。”“金鱼的眼睛是突出来的。”“金鱼的尾巴像扇子”等等。接着我又问:“如果请你把它画在纸上,你会怎么画?”天艺连忙说:“我看见金鱼的头是圆圆的,肚子是鼓鼓的,可以用椭圆来画。”虫虫也举手说:“金鱼的眼睛也是圆的。”然后我又问了第三个问题:“你觉得金鱼的什么地方会比较难画?”有人说是肚子,也有人说是尾巴,于是我把小朋友认为难画得地方都一一示范着画在纸上,并将这些地方连成一条金鱼时,他们都发出了“哇”的惊叹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就让幼儿自由作画,小朋友们把金鱼都画成五颜六色的,很漂亮。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把金鱼画成绿色和紫色时,他们回答说这样的金鱼才漂亮。还有一名小朋友说:“老师,我可以给金鱼画一顶帽子吗?”我连忙回答:“当然可以,你可以用你的笔把它们打扮得更漂亮的啊。”于是又有很多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整幅图画得很充实。分析由于教师与幼儿两者角色明确,彼此之间要进行交往,互相之间就会产生影响,这种互相影响的过程,称为师幼互相作用的过程,即师幼互动过程,师幼之间的关系就是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良好师幼互动关系对美术活动起着很大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建立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关系呢?明确幼儿美术活动中要有师生互动,认识自己是美术活动中组织和参与者之外,更要重视幼儿与自己有着平等创作和发表见解的权利。幼儿在活动中发生互动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可能是请求教师指导和帮助;可能是告状、询问、发表意见;也可能是寻求关注和安慰。不管他们处于何种原因,他们都希望和教师有更多的互动交流。作为教师要珍惜幼儿的这种互动行为,把自己和幼儿的关系放在“我与你”的水平。就好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和幼儿交流沟通时,要尽可能的蹲下来和幼儿交流,保持彼此的眼光平视。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是和老师平等,没有高低之分的。这是以彼此接纳、相互吸引、平等互信、相互理解为特征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教师会把幼儿当作一个与自己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个体,真正实现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策略美术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往都是教师准备一些范例或实物,而后请幼儿模仿进行创作,这样的过程中不存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只有单方面的模仿。我认为:活动前同样是创建良好师生活动关系的重要环节。在准备材料时,教师可与幼儿一同收集各种图片或实物,扩大范围,增加幼儿的见闻。此外还要进行经验、情感的准备,可以通过收集、欣赏、讨论交流等各种方法发展师幼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活动中,教师是美术活动的参与者,与幼儿拥有平等的地位,但更是组织者,少了教师的组织引导,活动是开展不起来的,教师要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作品,尤其是那些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就更加要注重引导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完成作品。评价是指挥棒,它的倾向往往代表着一种观念。在活动结束评价作品时,我不仅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尽可能的让每位幼儿发表他们对作品的看法。因为有时成人喜欢的作品,并不是幼儿心目中最喜欢、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