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28gCO还原Fe2O3生成单质铁,放出8.3kJ热量(2)1mol氨气和1mol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放出176kJ热量(3)N2和O2化合生成184gNO2气体,吸收135.4kJ热量2、燃烧1g液态有机物,只生成CO2气体0.05mol和液态水1.2g,放出热量33.63kJ,该有机物的蒸气对H2的相对密度为30。写出该有机物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实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原理1.反应原理:H+(aq)+OH-(aq)===H2O(l);△H=-57.3kJ/mol2.计算方法:(强酸和强碱反应)Q=mCΔt(1)其中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2)因为m=V酸ρ酸+V碱ρ碱、V酸=V碱=50mL;而酸的浓度是0.50mol/L、碱的浓度是0.55mol/L;且ρ酸=ρ碱=1g/cm3、C=4.18J/(g·℃)。所以Q=0.418(t2-t1)kJ。(3)中和热计算公式:实验用仪器和药品1、实验仪器: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2、实验药品: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3、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上一页图形所示。(实验装置图)2.用一个量筒最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上表。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对此装置,你有何更好的建议?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4.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实验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解析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若不是为57.3kJ/mol,则产生误差可能的原因是: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mL的酸、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50mL或小于50mL都会造成误差)。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实验误差分析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