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理综强化训练物理题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4、15、16、17、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6分,选错的得0分;19、20、21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得到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情况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但他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D.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速度,是相对地球表面的速度15、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甲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巳知重力加速度g=10m/s2,由图线可知()A.甲的质量是2kgB.甲的质量是4kgC.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D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61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在O点处放置一点电荷+Q,a、b、c、d、e、f为以O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平面与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点的电势等于f点的电势C.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D.将点电荷+q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从球面上a点移动到c点的电势能变化量一定最大17、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开始以手托住物体A,绳恰好伸直,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离地面高度为h.放手后A从静止开始下落,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瞬间物体B恰好对地面无压力,(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物体B始终处于平衡状态B.A落地前的瞬间的速度恰好为零C.A落地前的瞬间加速度为g,方向向上D.在A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A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18、如图,一个由绝缘材料做成的圆环水平放置,O为圆心,一带电小珠P穿在圆环上,可沿圆环无摩擦的滑动。在圆环所在的水平面内有两个点电荷Q1、Q2分别位于A、B两点,A点位于圆环内.B点位于圆环外,O、A、B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现给小珠P一初速度,P沿圆环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Q1与Q2为同种电荷·······E+QdcabfeoB.对于由Q1、Q2产生的电场,在圆环上电势处处相等C.对于由Q1、Q2产生的电场,在圆环上电场强度处处相等D.小珠P运动过程中对圆环的弹力大小处处相等19、“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经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B.“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倍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D.“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2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轨道,外圆光滑内圆粗糙。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球的直径略小于两圆间距,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0.5米,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设小球过最低点时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则小球机械能一定不守恒B.若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0,则v0一定大于5m/sC.若要小球不挤压内轨,则v0一定不小于5m/sD.若小球开始运动时初动能为1.6J,则足够长时间后小球的机械能为1J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若调整可变电阻R的阻值,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U(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这个过程中()A.通过Rt的电流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U/R1B.R2两端的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UC.路端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UD.通过R2的电流增加,但增加量一定小于△U/R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22、(一)(6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