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解析】山东省日照市2012届高三物理模块测试(学生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4页;第II卷5至10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1I卷一并交回。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O分。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使人们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1.答案:2.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A.水平力F一定变小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2.答案:3.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的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沿如图所示的虚线由a点经b点运动到c点,b点离Q最近。若不计重力,则A.带电粒子带正电荷B.带电粒子到达b点时动能最大1C.带电粒子从a到b电场力做正功D.带电粒子从b到c电势能减小3.答案:4.如图所示,水平导线中通有稳恒电流,导线正下方的电子e的初速度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其后电子将A.沿路径a运动,轨迹是圆B.沿路径a运动,曲率半径变小C.沿路径a运动,曲率半径变大D.沿路径b运动,曲率半径变小4.答案:5.“空间站”是科学家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假设“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B.“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倍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它向东运动D.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不受重力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5.答案:6.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作用一个拉力F2,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木块向下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始终垂直于木块表面),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A.B.C.D.6.答案:7.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由A、B、C、D、A2'、B'、C'、D'作为顶点构成一正方体空间,电场方向与面ABCD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两点间电势差UAD与AA'两点间电势差UAA'相等B.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C.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电势能减小D.带电粒子沿对角线AC'与沿路径A→B→C',从A点到C'点电场力做功相同7.答案:8.宇宙飞船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将会是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小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8.答案:9.如图所示,当Rs的触头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U1和△U2(均取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