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二(6)班中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中秋传统节日的传说、习俗。2.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节日的快乐,热爱生活,懂得情感的可贵,为身边的人送上祝福。二.活动时间:2014年9月4日下午活动准备(提前一天准备)1.以四小组为单位准备月饼和水果。2.搜集资料:(1)、中秋节的来历(民间传说);(2)、中秋各地习俗;(3)、写明月的古诗词(4)、用“月”组词(含“月”的成语;(5)、中秋节祝福短语。三.活动过程(一)走进中秋——传说与习俗1.主持人甲:今天,又一个中秋佳节到来了。我们二年(6)“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2.主持人乙: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谁能说说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哪几个?中秋节是几月几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3.主持人甲: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生讲故事)4.主持人乙:中秋节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请同学们举手发言。中秋节的习俗如食品各地中秋的民间活动。(1)中秋祭月(2)秋节赏灯(3)钱塘观潮(4)拜土地公(二)品味中秋——古今中外诗人对中秋倾诉。5.主持人甲:中秋节的主角是高挂天空的一轮明月。皎洁的明月,自古就是人们吟咏歌颂的对像,中秋节的月亮,更令人有温馨的感受。中秋一词,最早于周礼记载:所谓中秋,是因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或称八月半。我们最熟悉的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大家一齐来背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6.主持人乙:一年级课本中就有一首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谁会背?7.师:不错,不错,同学们对学过的古诗记得真牢。李白的《静夜诗》写出了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历来是写中秋的诗词里最好的一首,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千古吟诵的绝句。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读一读?苏轼《水调歌头》(三)佳节快乐——“月”字词语大串连8.主持人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在水里,月在天上;月在画里,月在心上。此刻我们多么快乐。我们用月来组词,看能组成多少词。(四人小组说,也可写,派人说)(四)中秋祝福——祝福你,祝福他,温馨家园团团圆9.主持人乙:当我们共聚窗下观赏明月时,心中一定会荡漾起阵阵涟漪,只因我们心中有语,心中有愿,这在美好的节日里,你最想对你的家人或老师、同学送上一句什么祝福语?(四人小组交流,再派一个代表说)(附祝福短语:(五)分享佳节美食10.让我们吃月饼,思亲人,念家乡,用心来品位这美好的日子。(以小组为单位邀请任课老师一起分享月饼,感觉快乐)(六)活动尾声——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11.主持人甲: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感受颇深。月是期盼,月是挂牵;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是圆满。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定会相处融洽,携手共进。好好学习,做让亲人放心,老师欣慰的全面发展的好孩子。12.主持人甲——主持人乙:让我们相聚于满轮银辉之下,同享天伦之乐;互道珍重美满,勿叹月有圆缺。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光谷二小二(6)班中秋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