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职专陆貌微课制作说明VIP免费

县职专陆貌微课制作说明_第1页
1/2
县职专陆貌微课制作说明_第2页
2/2
微课制作说明《师说》一.微课制作方式:本微课采用PPT加语音,用手机录制。二.微课内容:1、老师的任务。2、做老师的资格。3、衡量老师的标准。4、韩愈为什么要写师说5、《师说》的意义。6、了解韩愈的写作动机。一共设计了七张PPT。三、微课解说词:从远古到现在,中国流传着“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老师的地位似乎很高,人们似乎很尊敬老师。其实不然,先不说当下屡屡出现的冲进校园殴打折辱老师的事件,就是在魏晋南北朝直至大唐盛世,人们也不拜师,更没有人愿意做老师,谁要是好为人师,人们就会大大地嘲讽他,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死活不怕,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不仅收学生,还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大张旗鼓地鼓励人们敢为人师,这自然而然招来了无数的骂声,无数添油加醋的诽谤,韩愈也被人们看做是不正常的狂人。那么,在韩愈的心中老师是干什么的?值得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下《师说》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现在的话来说,老师的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一句话,做老师的,不一定就年长,不一定就富贵;做学生的,不一定就年少,不一定就低贱。做老师的资格只有一个,就是:闻道。只要是闻道之人,就是我的老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老师不一定就比学生懂得多,弟子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懂得多,老师与弟子的位置是相对的,能不能做老师,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不是闻道,有没有知识。因此,教师的本质就是有知识,尊重教师的本质就是尊重知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韩愈为什么要写《师说》呢?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细读细品之后,我们会发现韩愈作《师说》送李蟠的原因主要有三: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2、不拘于时,学于余。3、能行古道。韩愈的《师说》,是唐代平民知识分子呼吁勇于为师、敢于为师的号角,也是唐代知识分子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角,更是唐代知识分子呼吁改革人才选拔体制的号角。“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早已经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警句,从孔子以来,这大概是关于师道尊严最振聋发聩的论断了。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不仅会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光荣与崇高,更感受到知识带给我们的尊严与平等,这大概就是《师说》流传千古,一再成为各种不同版本语文教材必选篇目的原因吧!这样一篇文章的写作动力,显然不是仅仅来自于一个四门博士的角色与俸禄。由此可见韩愈虽然生活拮据,地位卑微,但是他目光远大,心怀天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不过三十五岁,却已经显示出一个思想家特有的成熟与深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县职专陆貌微课制作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