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关键在于备学生——读《我的备课观》心得体会徐明琴目前,站在一线上的教师几乎人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个个对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容怀疑,有的甚至能倒背如流、运用自如。因此,我认为备课时备教材花不了太多功夫,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于是我认为:备课关键在于备学生。那么,该如何备学生呢?一、备学生的知识贮备。信息化时代学生所存储的知识丰富多彩,学生自我表现欲望也很强烈,为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想法设计一些能拨动学生知识贮备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李的《月下独酌》时,可先问:“你们知道哪些含‘月’的诗句?”学生例会纷纷作答。过后便说:“要诗中也有写‘月’的诗句,读读、找找、品品、说说。”一会儿便完成了本首诗的教学任务。二、备学生的生活经历。现在的散文,绝大多数是写作者对生活的领悟,从而给读者以生活的启迪。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紧扣课文内容,设计一能引起学生回忆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时,可先问:“同学们,在你的记忆里,妈妈打你后她的表现是怎样的?由妈妈当时的表现你可猜猜她的心理吗?”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便能自然地进入文本《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三、备学生的情感体会。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个个都有丰富的情感,并且都能情随景迁。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些涉及学生情感上的问题。例如:在讲解驮驮的《半边钱》时,指名朗读后,可提问:“听后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感到心情沉痛。”“为什么?”“因为文中的父亲为了给‘我’凑学费咬着牙卖掉了自己的寿方,为了给‘我’凑生活费忍着痛卖去了太多的血液!”看,好的问题,能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肤浅认识,究竟该怎样备学生,有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