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最近参加团组织活动的时候,同事介绍了这本书,没有读之前仅仅看了标题便感觉这是一本描述如何克服困难,如何的艰辛,如何“过五关斩六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可是当我一口气读完此书,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书中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更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只是通过平实的言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英雄叫罗文,当时美西战争爆发,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称职的特使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罗文承担了这个任务,他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故事很简单,但是故事的主人公罗文,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心中不时的反问自己,自己是一个可以“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读完《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首先映入脑海的词汇是主动和责任感。其实我们不是不具备“主动”性,有时恰恰是我们消极的态度挫败了我们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做事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同时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态回忆起前一段时间的一件小事,至今还令我很是懊悔,自己一直很想学习打羽毛球,于是大力的投资了一番,而且前段时间还坚持去了几次,后来便不了了之了,投资的装备至今还被束之高阁。有时候师傅会问我:“小帅,怎么最近没有见你来打球呀”?不是自己忘了,后来才想明白自己原来中了“三分热度”的圈套。再想想我们的生活中还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或许你会听到:“姐,明天要开始减肥了!!!”,可是过段时间你们再见面会很惊讶的发现,没有变苗条反而又肿了一圈。而我们工作和学习中呢?也不乏会有类似的情况,自己一时钟情于干某种工作,奋力地干上一段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乏味而来的不快使得我们就很快的放弃了,而且还会用言语安慰自己一番——哎,我太没有恒心了。何也?我想主要的原因在我们的心中没有主动的去接受,在干某件事的时候缺乏真实的主动性,而是往往被动的去完成心中的在某种压力作用下的任务。心中痛苦着去“积极”完成,“几分热度”过后,在消极心理的怂恿下,事情便不了了之了。而书中的的罗文呢?却给了我们另一种“主动性”的诠释:当他接到总统麦金莱的托付后,甚至没有问一句——加西亚将军在哪里?便立即出发了。正如书中所说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任务。正是这份主动性也造就了他的责任感,没有抱怨,没有推诿,甚至连一个“不情愿的”表情都没有,主动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努力通过自己的机智和勇气把信成功地送给加西亚将军甚至我们完全有理由作出这样推断:即使罗文真的没有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完成麦金莱总统的托付,我想罗文也不会用“我是临时工”这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因为他不是因为自己的一时的“三分热度”去完成这个任务而是全力以赴。这本书所写的故事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是文中主人公罗文的事迹却流传至今。读罢此书,我再一次问自己:我是一个可以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我真的不敢肯定,不是我不自信,而是罗文身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不过我会努力,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追赶,努力做一个合格“送信”人。杨帅普乙值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