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区角游戏中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力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和学习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言语交际和言语调节能力等等都处于“整蓄待发”的阶段,我们只需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教育条件,幼儿语言及阅读能力就能得到迅速的提高。一、利用区域角激发幼儿开口说话兴趣区域活动中的幼儿思维想象特别活跃,孩子处于放松状态之中,心理上没有半点压力,可以大胆放开地说,此时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其必定会非常乐意接受,而且完成的速度与质量都会更快更好,说话也相当自然。例如: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以为幼儿建立图书角,提供各种幼儿图书,还有一台录音机,起初让幼儿边看图书边听,然后让幼儿边看边说,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就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动机,而且时间久了幼儿开口说话也就十分积极主动了。在我们园的“娃娃家”区角游戏中,参加游戏的幼儿都要担任一个角色,通过语言来完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一次我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娃娃家,我敲门,里面扮妈妈的小朋友问到:“谁呀?”我说:“我是老师呀!你欢迎我进去吗?”她打开门笑着对我说:“欢迎老师到我家来作客,快请进来吧。”但当我进去以后,家里的三位小朋友却都各忙各的,没有人来招待我。我对扮演爸爸的幼儿说:“你看,我坐在哪里合适呀?”他拉着我的手走到小椅子前说:“老师,你来玩,我真高兴,你坐这儿吧!”给我安排好了座后,他们好象又有些不知所措了,我又说“我有点渴了,有什么喝的东西吗?”这时扮演孩子的幼儿跑过来对我说:“冰箱里有可乐,可好喝了,是甜味的,我请你喝!”说着就给我拿一瓶。我有滋有味地喝着,她又说:“这种饮料不能多喝,妈妈说这种甜的东西喝多了会蛀牙的。”我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我又很抱歉地说:“今天来看看你们的娃娃,什么礼物都没带,真是很抱歉哦。”“爸爸”在一边说:“明天是娃娃的生日,明天我们请老师来吃蛋糕,那时你就给娃娃带一个礼物好吗?”我笑了“一定,明天我一定带礼物来庆贺娃娃的生日。”从游戏中的这些对话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言语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实现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准则的模仿和再现,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他们发展了语言,丰富了词汇二、利用区域角增加幼儿间的交流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与周围环境和人际交往中发展的,因此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练习说话的机会,增加了幼儿间的交流在区域活动中需要幼儿互相商量、讨论并配合着,这样就需要使用大量语言。(一)美工区中,幼儿剪剪贴贴,做做玩玩,从中接触和学得最多就是动词“拉”,“折”,“剪”,“贴”,“转”,“翻”,“撕”,“压”,“叠”,因为这些词均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幼儿不但在边动手操作边自言自语中学习,而且还可以在互帮互助中教给其他幼儿这些词,起到了相互交流作用。(二)建构区中要求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要一起动脑筋,商量怎么玩,需要什么辅助材料等,并启发幼儿在活动中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动一动。这时幼儿需要边玩边交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讲述自己参加区域活动情况,幼儿十分乐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在不经意间增加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三)娃娃家中,幼儿一起玩着角色扮演的游戏,从而幼儿能够接触和学到、用到不同场景运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在娃娃家游戏当中,可以请幼儿玩《做客》的游戏,这样幼儿可以从中学习并知道运用的简单的礼貌用语:“请帮我……”“谢谢……”“请坐”“请喝茶………”“对不起”“不客气“等等。三、利用区域角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语言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当幼儿兴趣不稳定、注意力分散时,区域角的倾听游戏恰到好处地帮助幼儿倾听。进入“娃娃家”,让幼儿闭上眼睛,屏息静听一分钟,回答“有哪些声音”“什么样的声音”,孩子倾听后会很快答出:有娃娃的哭声、笑声、老师讲话的声音,小朋友咳嗽的声音等等。为了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我们在认知区开展听故事(儿歌)、找图片活动;在角色游戏区投放“食品”和动物头饰;在结构区投放插接玩具等等,在区域活动“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