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洞35kV变电站~猴场35kV变电站35kV线路新建工程爆破施工方案贵州南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08日批准:审核:编制:爆破专项施工方案一、爆破方案根据工程特点,结合进度要求和资源配置等因素,采取按台阶高度分层爆破的施工方案,施工中采用深孔微差爆破技术,根据主山体的爆破情况和岩石性质准确地选择爆破参数,提高爆破的效果。1、爆破参数采用潜孔钻机垂直钻孔,钻孔直径d=50mm,炮孔布置如图1所示。图1炮眼布置示意(1)底盘抵抗线W=2.5m(2)炮孔间距a=m*W底=1×2.5=2.5m(3)炮孔排距b=0.9a~1.0a,取2.5m(4)钻孔深度根据实际取L=1.5~2.0m(5)单位体积耗药量q:考虑石质坚硬程度不等,一般取0.2kg/m3~0.5kg/m3,每个炮孔装药量Q0.5kg≦。(6)装药结构:施工中选用直径Φ32mm的2号岩石铵梯炸药,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如图2所示。装药时把药均匀分布在炮孔长度上底部。起爆药包用1个毫秒雷管,反向捆在炸药药卷上,放在距孔底30cm处。(7)堵塞长度:1.8m,最小堵塞长度不得小于1.45m,采用粘土和细砂的混合物堵塞。图2主爆孔装药结构示意图1-填塞物;2-炸药;3-导爆管雷管;4-导爆管(8)起爆方式:采用排间微差顺序起爆。2、爆破震动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爆破区外侧民房安全,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对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进行验算。一般砖石建筑物地面的质点安全振动速度为3cm/s,现场测定爆破中心距民房最小的水平距离为150m,验算结果表明,爆破对民房并无影响。个别飞石的安全距离按200m进行警戒,为减少飞石,施工中采用草袋装土覆盖炮孔。3、施工工艺控制爆破施工一般顺序为:钻孔→炮孔检查→爆破器材准备→装药→联结爆破网络→布设安全岗哨→炮孔堵塞→爆破覆盖→起爆信号→起爆→消除瞎炮、处理危石→解除警戒→爆破效果分析及资料记录。⑴钻孔在钻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孔的方向、角度和深度,特别是孔的倾斜度应严格符合设计要求。孔眼钻进时应留意地质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遇到夹层或与表面石质有明显差异时,应及时同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处理,调整孔位及孔网参数。钻孔完成后,及时清理孔口的浮碴,清孔直接采用胶管向孔内吹气,吹净后,应检查炮孔有无堵孔、卡孔现象,以及炮孔的间距、眼深、倾斜度是否与设计相符,若和设计相差较多,应对参数适当调整,如果可能影响爆破效果或危及安全生产,应重新钻孔。先行钻好的炮孔,用编织袋将孔口塞紧,防止杂物堵塞炮孔。⑵装药装药前,要仔细检查炮孔情况,清除孔内积水、杂物。装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量,把炸药按每孔的设计药量分好,边装药边测量,以确保线装药密度符合要求。为确保能完全起爆,起爆体应置于炮孔底部并反向装药。⑶堵塞堵塞物用粘土和细砂拌和,其粒度不大于10mm,含水量15%~20%(一般以手握紧能使之成型,松手后不散开,且手上不沾水迹为准)。药卷安放后应即进行堵塞,首先塞入纸团或塑料泡沫,以控制堵塞段长度(光爆孔口预留1m~1.5m,主爆孔口预留2m~2.5m),然后用木炮棍分层压紧捣实,每层以10cm左右为宜,堵塞中应注意保护好导爆索。⑷爆破覆盖它是控制飞石的重要手段,施工中采用两层草袋覆盖,先在草袋内装入砂土,覆盖后将排间的草袋用绳子连成一片,草袋覆盖时要注意保护好起爆网络。二、爆破事故的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爆破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爆破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从业资格的人员实施。根据爆破前编制的爆破施工组织设计上确定的具体爆破方法爆破顺序、装药量、点火或连线方法、警戒安全措施等组织方案实施爆破。在爆破过程中,必须撤离与爆破无关的人员,严格遵守爆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细则。2、装药、充填,装药前必须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使用竹、木棍装药,禁止用铁棍装药。在装药时,禁止烟火、禁止明火照明。在扩壶爆破时,每次扩壶装药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15分钟,预防炮眼温度太高导致早爆。除裸露爆破外,任何爆破都必须进行药室充填,堵塞前应对装药质量进行检查,并用木槽、竹筒或其他材料保护电爆缆线,堵塞要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网路和线路。隧道内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机械较多,故放炮次数宜尽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