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年3月31日学科语文年级一(2)课题识字3备课组长侯红霞记录、材料整理冯仙授课人冯仙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备课中心问题设计理念: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反复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识字,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扩展识字的范围,增强学生对识字和读书的兴趣,巩固对生字的理解和掌握。教材简析:《识字3》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教学本课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借助图画了解课文内容,用多种种方法识记生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诵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的家园里有各种美丽的自然景观,有各种各样色彩艳丽的花草树木,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我们都很喜欢它们。2、老师今天想带同学们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你们想去吗?(课件出示图片,配乐欣赏,说感受。)3、这么美的景物,作者写成了一首对子歌《识字3》。想读就赶快打开书36页读一读吧?(兴趣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以兴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初读全文,感知对子。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将课前画出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说说课文有几个小节,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三、图文结合,学习生字。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1)齐读词语,开火车读,小教老师教读。(2)把生字从词语中提出来:“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杨、秀”(3)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4)让学生提醒拼音易读错的字,去掉拼音再读生字。2、生字归类,交流识字方法。补充发言(1)师引导学生总结平时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编口诀、讲故事,归类等。(2)让学生观察相似的生字,找出来区别字形、字义。生边说师边课件出示:雾、霜、霞(雨)蝶、蜂(虫)杨、李(木)和、秀(禾)(3)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4)学生交流发现。(5)课件出示“雨字头”与“雨”字的区别:当“雨”字变成“雨字头”时,上面的“横”变成“短横”,下面的“竖”变成“点”,“横折钩”变成“横沟”。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6)“蝶、蜂“它们是昆虫,都是“虫”字旁,与虫有关。(7)“李、杨”,李树、杨树都是树,都是“木”字旁,与树有关,但“木”字旁和“木”字头不同:“木”字旁的“捺”变成“点”,而“木”字头笔画没变。都与树木有关。“秀、香、和”它们都有“禾”,同样“禾”字旁和“禾”字头也不同。(让学生积累带有这些偏旁的)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图片帮助记忆。(1)生边说自己认识是字,师边出示生字相应的画面,帮助识字。(2)学生口头组词,师将重点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4、做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1)先让拿拼音卡片的同学上台,再让拿生字的同学去朋友,然后让组词的同学去找朋友。(2)全班齐读生字词。(《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低年级的重点。所以,以上环节,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记住了生字,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四、学习课文,巩固识字。1、师生对读。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2、男女生对读。男生说上句,女生对下句;转换角色再读。3、同位对读。拍手读对子4、试着背诵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韵文的韵律之美,增强了学生读对子的兴趣,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