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流水体有机碳研究综述 VIP免费

河流水体有机碳研究综述 _第1页
1/3
河流水体有机碳研究综述 _第2页
2/3
河流水体有机碳研究综述 _第3页
3/3
河流水体有机碳研究综述摘要:该文综述了河流水体有机碳的研究状况,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河流其有机碳含量及来源均存在显著差异;水温、土壤有机质的侵蚀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均会对河流水体有机碳的输出通量产生重要影响。关键词:河流;有机碳;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X52;P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09-0028-03Abstract:Researchprogressontheriverineorganiccarbonwassummarizedinthispaper,therea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organiccarboncontentandsourceofdifferentrivers.Watertemperature,theerosionofsoilorganicmatterandhumandisturbanceactivitieshaveasignificantimpactontheoutputfluxoforganiccarboninrivers.Keywords:Rivers;Organiccarbon;Review1引言河流输运的碳主要有4种赋存形式,即颗粒性有机碳(POC:particulateorganiccarbon)、溶解性有机碳(DOC:dissolvedorganiccarbon)、颗粒性无机碳(PIC:particulateinorganiccarbon)和溶解性无机碳(DIC:dissolvedinorganiccarbon)。DOC和POC是河流有机碳的2种基本赋存形式,河流POC约占河流总有机碳通量的50%[1],是有机质在河流中运输的主要载体;河流水体DOC则促进了水体中微生物的繁殖[2]。研究河流水体有机碳的通量及其来源等,对于确定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具有重要意义[3]。2河流水体有机碳含量全球河流DOC平均含量为5~6mg/L[4],河流POC平均含量为1~5mg/L[5]。不同流域类型的河流其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表1),如印度河DOC含量是全球河流平均含量的2倍之多,而黄河属于侵蚀性河流,其POC含量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河流。河流水体DOC的含量与水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细菌降解等密切相关,其含量直接反映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人类活动对流域地表水体的影响和污染程度等[7-8]。吴红宝等[9]对脱甲河水体DOC的研究表明脱甲河DOC浓度范围为0.46~9.54mg/L,并呈现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的变化趋势。王俊博[10]等对九龙江干流(西溪和北溪)水体中DOC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溪春季和夏季DOC含量范围分别为1.66~11.79mg/L和1.72~5.91mg/L,表现为春季高于夏季含量的时空变化,而北溪春季和夏季DOC含量范围分别为1.26~4.56mg/L和1.46~8.49mg/L,呈现出春季低于夏季的变化趋势。黄奇波等[11]研究表明桂江流域内岩溶出露面积大,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造成水体中DOC相对偏高,河流水体DOC含量为0.68~2.16mg/L。魏秀国[12]等研究表明西江马口断面水体DOC含量介于0.98~4.17mg/L,且季节性变化幅度小。不同类型的河流其水体POC含量也不相同,并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规律。张金流等[13]研究表明塘西河下游水体中POC浓度变化范围为0.33~1.51mg/L,呈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变化趋势。王婧等[14]研究表明金水河水体POC含量呈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季节性变化格局,并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强而呈递增的趋势,最高含量可达到9.883±3.45mg/L。张胜华等[15]对五华河进行了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五华河径流中POC平均含量为0.77mg/L,且汛期含量高于枯水期。茅昌平等[16]對长江干流夏季和冬季水体悬浮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干流水体中POC含量在0.4%~1.3%,冬季含量在0.7%~2.2%,降水带来的大量粗颗粒矿物对悬浮物有机碳的稀释是造成夏季水体POC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3河流水体有机碳来源河流水体有机碳的来源主要包括内源和外源2个部分,土壤有机质的侵蚀、陆生植物残体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的有机物等是外源有机碳的主要来源;而内源有机碳主要源于河流中植物叶绿体经光合作用所产生的颗粒物、POC降解、细菌及其分泌物等[17]。研究中常采用河流水体有机质的碳氮比值(C/N)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辨析河流有机碳的来源。当C/N12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则指示陆源有机碳是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此外,有研究表明河流内源有机质δ13C为-22‰~-19‰,混合来源有机质δ13C为-22‰~-1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流水体有机碳研究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