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愁》教案VIP免费

《乡愁》教案_第1页
1/3
《乡愁》教案_第2页
2/3
《乡愁》教案_第3页
3/3
《乡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余光中及相关文学常识。2、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及诗人的真挚感情。3、体会诗歌用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乡愁”的写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2、理解诗人的真挚感情,培养爱国情怀。难点:体会诗歌用具体形象来表达丰富情感的写法。教学准备:1、教师搜索图片或视频,有关文字资料。2、学生课前上网查找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导入:同学们,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学生回答: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学生回答:王湾的“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学生回答:杜甫的“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2、引入: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二、检查预习1、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来了解作者。书上的介绍非常简单,哪位同学能介绍得更详细些?2、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三、朗读吟诵1、先范读,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2、听朗读,谁说说这首诗的语调、语速、节奏?学生回答: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学生回答:诗歌的节奏按照课后习题三的示例,以此类推,就可以划出来。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4、一名学生朗读后,学生点评。5、指导诗的节奏和重音。“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1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6、接着同学们采取男女生交叉朗读,同桌之间交叉朗读的方式。7、音画欣赏四、研读感悟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生: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2、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学生回答: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3、同学们学习诗歌的方法很巧妙,“诗以一字为工”,光靠读是不够的,还要仔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挖掘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我们进入第二乐章,这就是琢磨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同学们分组讨论:诗歌当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4、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讨论的结果。学生回答:“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学生回答:“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学生回答:“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学生回答:“这头”、“那头”,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5、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学生回答: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学生回答: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学生回答: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五、拓展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乡愁》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