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第一课时鸦片战争的烽烟[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2.知道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4.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过程与方法1.近代的中国因列强的入侵而被卷入世界潮流。所以要学会将中国近代史置身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宏观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2学生能够结合初中所学有关知识,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及图片资料,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列强如何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国如何逐步丧失独立的主权,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说明了什么?等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3、学生学会宏观把握列强侵华的脉络(进入“时空隧道”)以及侵华的危害。在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阐释的基础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宏观梳理列强侵华史实,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教学难点]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理解与把握。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地理解。[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图片:伤痕累累的中国材料: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你怎么看?(意图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列强入侵的国内国际背景)设问:结合梁启超的话思考,中国为什么会伤痕累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论: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世界大势上来审视,当时清王朝日趋衰落,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呈上升的强势,说明腐朽的封建主义在新兴的资本主义侵略扩张面前,其失败是必然的。列举列强入侵的的主要史实:“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结论: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概念解释:什么是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即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际国内的一切事物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国家主权部分丧失;半封建: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环节二:表格分析列强侵华的影响。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学法指导:史论结合,可参考课本的文字及图片信息,从人权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思考。)影响史实(1)侵犯中国人民生存权(2)掠夺中国资财,毁灭中国文化遗产(3)政治上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主权(4)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说明:(1)、(2)两点可结合课文图片加以说明,(3)、(4)两点通过三大条约的内容表格,总结变化趋势谈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史料链接材料一《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材料二《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材料三“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赁……”通过上述条款,列强从中国获取哪些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环节三: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你怎么看上述观点?(意图通过文明史观的渗透,开拓学生思维,评价列强侵华的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分析能力。)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