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生打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中美本科大学生为例文献综述(1)关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人口、传统、就业等方面的研究凯瑟琳·兰佩(2011)在《教育旬刊》(4月份)中论述了美国大学生喜好服务业以及感激被拒绝的就业态度;蔡昉(2008)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中认为,我国由于人口的逐年增长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扩增,导致了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比较大,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徐嵩龄(2005)在《西欧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中认为我国的文化传统多是教育学生增强自身的修养,修身养性,对于个人的金钱利益、实践能力等相关方面的东西不是很多。从美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多是教育学生养就物质主义利益观,追求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2)关于对中美国家家庭对大学生打工的态度《大学生兼职实践报告》(http://www.chddh.cn/zhichang/2153.html)中对于这方面研究致使一笔带过,片面地总结为家庭经济比较紧张,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或者家长不同意子女外出打工。而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总结来诠释家庭的观点的极少有人尝试。厉剑斌,周莹莹(2010)在《人们对于大学生打工的看法调查分析》中认为我国的大学生多数是出于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不能够支持自己的大学学费才不得已去打工的,还有一部分的大学生是由于想到社会上增长一下自己的社会阅历,选择了去参加打工,但是这部分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少。(3)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调查研究史恒涛(2010)在《大学生暑期打工绩效研究》里面用数据统计了学生打工的种类分为22%选择网络公司,4%选择暑期教师,13%选择营销策划员,16%选择做志愿者,5%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选择其他。刘永希(2010)在《大学生假期打工的现状与对策》里面也浅谈到大学生打工的多样性,如有的当家教的,有当翻译、导游、保姆、公关、礼仪、服务员等等。赵立杉,吴聪聪的《大学生打工的职业分布及成因分析》指出了大学生打工种类主要分布在家教和服务业。钟志敏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现状的分析研究》一文里面写到在校大学生打工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能力;而厉剑斌、周莹莹的《人们对于大学生打工的看法调查分析》中提到赚钱,锻炼自己,抑或是累积社会经验都是大学生打工主要的原因和目的。曹明星,陈青,皮芳辉的《江西高校大学生假期打工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一文中以江西农业大学生为例子调查研究,得到大学生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获取了社会经验,得到了锻炼。但由于打工市场的不完善和在校大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大学生假期打工也呈现出信息渠道狭窄、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和陷阱较多的结论。简世德的《对大学生暑期打工热的一点思考》也指出大学生打工大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本,弥补了现在家教业和服务业的人力不足现象,但是与此同时相关的保护大学生权益的法律文献还没有出现,大学生外出打工得不到应有保障的弊端。参考文献[1]凯瑟琳·兰佩。美国大学生就业新趋,教育旬刊,2011(4)[2]蔡昉.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中国职业技术育,2008,8:10-17.[3]徐嵩龄.西欧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4]厉剑斌周莹莹.人们对于大学生打工的看法调查分析,通讯作者,2010.[5]史恒涛.大学生暑期打工绩效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刘永希.大学生假期打工的现状与对策,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艺术系,2010.[7]赵立杉,吴聪聪.大学生打工的职业分布及成因分析.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2010.[8]钟志敏.关于在校大学生打工现状的分析研究.四川理工学校艺术学院学报,2010.[9]曹明星陈青皮芳辉.江西高校大学生假期打工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江西农业大学,2010.[10]简世德.对大学生暑期打工热的一点思考,南华大学高教所,2000.[11]《大学生兼职实践报告》(http://www.chddh.cn/zhichang/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