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二)【山东省济南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1.(9分)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气体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NO2(g)+SO2(g)NO(g)+SO3(g)(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填下列序号字母)。a.NO2、SO2、NO和SO3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1b.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c.K值不再发生变化d.生成nmolSO2的同时,有nmolSO3生成(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O2,平衡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之一);NO的浓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之一),c(NO)与c(NO2)之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之一)。(4)若10min后容器内SO3气体质量为4g。则在10min内用NO2浓度的变化表示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mol•(L•min)﹣1。【答案】21.(9分)(1)(2分)(2)d(2分)(3)向右减小不变(每空1分)(4)0.01(2分)【山东省日照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4.(14分)铜、硫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为原料,采取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2Cu2S(s)+3O2(g)=2Cu2O(s)十2SO2(g)△H=-768.2KJ·mol-12Cu2O(s)+Cu2S(s)=6Cu(s)+SO2(g)△H=+116.0KJ·mol-1(1)反应Cu2S(s)+O2(g)=2Cu(s)+SO2(g)的△H=.(2)SO2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对环境造成的后果是,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硫酸厂尾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心爱心专心1(3)该工艺炼铜的副产品SO2常用于制硫酸,其中重要的一步反应为:2SO2(g)+O2(g)2SO3(g)△H<0若在一个2L的容器中充入0.4molSO2、0.2molO2和0.4molSO3发生上述反应。①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选填字母标号)。A.c(SO2)=0.3m0l·L-1、c(O2)=0.l5mol·L-1B·c(SO3)=0.4m0l·L-1C·c(SO3)=0.3m0I·L-1D·c(O2)=0.2mol·L-1或。(SO2)=0.4mol·L-1②对于上述可能的情况,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③某温度下,若将等体积的SO2和O2混合,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则升高温度时SO2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铜和硫直接化合生成Cu2S,Cu2S和CuS都是黑色固体,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鉴别CuS和Cu2S的合理方法是.【答案】(1)-217.4KJ•mol-1(2分)(2)形成酸雨,会对植物和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2分,答出“形成酸雨”即给分)SO2+2NH3·H2O=(NH4)2SO3+H2O或SO2+NH3·H2O=NH4HSO3(2分)(3)①AC(2分)②L·mol-1或180L·mol-1(2分)③减小(2分)(4)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2分)【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3.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有关下列四个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曲线图②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pH变化C.曲线图③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D.曲线图④可以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答案】C【山东省泰安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用心爱心专心229.(12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K298398498K4.1×106K1K2①比较K1、K2的大小:K1_________K2填“>”、“=”或“<”);②若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填序号)。a.正逆b.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2)298K时,1.00gN2H4(1)与足量的N2O4(1)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19.1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