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研究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尤其是近20年,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大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自身经济条件等的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始终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在国内国际市场中仍然如同初生婴儿,抵御不了强势经济风暴的考验。本文从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最关键的财务问题入手,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原因,结合国内外企业发展的经验,试图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合理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引言改革开放到2008年,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产值已经超过了10%,就业率占60%。2009年,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利税占全国的4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在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拉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为了使小企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除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银行贷款上提供方便外,还要逐步完善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使会计核算规范化。一、中小企业存在的特征及其缺陷中小民营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产权明晰,追求盈利为唯一目标,用人机制灵活,但投资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企业经营管理层次较低,产品科技含量、员工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有限,以上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上有如下特征:(一)在财务会计人员任用上的“家族化”和“亲缘化”。《南方周末》在一篇文章中,就私营企业人员来源构成财务部门管理人员来源比例的有关情况提供了资料,私营企业中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的比例为3∶5。相关资料还表明,资产小于百万元私营企业这一比例约为3∶2或4∶1。同时,在私营企业中重要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的比例高达40%。在民营企业管理中,重要职位多由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也通常是以伦理规范代替行为规范。这种家族式管理源于中国文化的浓厚基础。中国的家以血缘谱系为主,民营企业试图用这种血缘关系建立起一种天然信任关系,以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民营企业在财务会计人员任用上的“家族”和“亲缘化”特征与几年前没有明显的变化。(二)财会人员的素质偏低,财务职能存在弱化和过于强化两极特征。由于中小企业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不大,导致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会计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更有利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中小企业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不大,导致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欠佳,与大企业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在中小企业缺乏集体领导有的只是企业主管说了算,会计人员如果不按企业主管的指令办事,就会被“炒鱿鱼”,所以企业主管的素质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很多财会人员为了能在企业中生存,一味讨好主管,将企业的利益和自己的职业操守扔在一边。如果财会人员属于企业家族成员,则该企业的财政大权集中于此人身上,职责不清,内部牵制制度无法建立,权责不分,造成财务会计处理行为过于随意而无法控制。(三)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内容单一,在不少企业中,财务人员被当做单纯的记账员,主要负责对外提供财务和纳税报表,应付税检部门的检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仅限于财务控制,即财务部门通过控制财务收支和简单的分析检查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监督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协助业主实施财务监控。(四)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不健全。在中小民营企业中,企业主控制着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重要的岗位也都有业主和自己的亲属担任,企业的浪费、漏洞、黑洞就会减少,自然也就不需要更多的控制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就显得不十分迫切,因此导致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不够健全。(五)财务收支家企不分。多数中小企业业主往往将自己的个人、家庭收入列入企业的财务收入,企业的资金随意的调走,货款不用入账就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