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09年上海卷)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较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A.两河流域B.中国C.地中海东岸D.埃及解析:考生必须把题干中提供的四种文字符号,与图片中包含的文字符号进行仔细的比对,找出共性。答案:B2.(2010年济阳月考)下列书法作品依次为()A.隶书、楷书、草书、行书B.楷书、行书、草书、小篆C.楷书、行书、草书、隶书D.行书、草书、小篆、隶书解析: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书体的辨析,属识记内容。正确答案为C。答案:C3.(2009年乳山期末)“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解析:注意题中的隐性信息是说“中国的文字维系了中国的统一。”答案:C4.右图是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绘画特点是()专心爱心用心1A.注重浪漫B.注重神秘与简约C.注重写实D.注重意境答案:D5.(2010年珠海调研)王老师上课展示了一幅有关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教学图片,你认为它反映出的最主要历史信息是()A.描绘了大运河两岸繁华景象和魅力的自然风光B.反映“夜市”出现和白银广泛使用的情景C.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采矿业D.这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的风俗生活画解析:《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东京汴河两岸,商品经济和汴梁的生活场景,所以选D。答案:D6.明清时期,像年画、剪纸画等大量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B.理学兴盛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解析: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书画艺术出现了世俗化、平民化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年画、剪纸画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答案:C7.(2009年无锡期末)“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解析:B项属于汉赋的文学形式,汉赋是汉代文学主流形式。A项属于《诗经》的内容,是春秋时期的诗歌;C项属于唐朝李白的诗歌;D项属于宋代李清照的词。答案:B8.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专心爱心用心2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词这种文学形式逐步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答案:B9.(2009年淄博检测)“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作天!”上文文体属于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解析:这几句话出自关汉卿的《窦娥冤》,文体属于元曲。答案:D10.(2009年江苏模拟)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①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②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③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诗》;④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唐宋在北魏之后,故不可能研究过。答案:B11.(2009年上海调研)《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