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诸葛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注释读懂全文,了解课文的作者、体裁及有关历史背景。2.了解文中开张、感激、痛恨、卑鄙等词语的古今意义。3.领会作者上表的主要用意,理解本文流露的态度和感情:报先帝忠后主。【重点难点】1.重点:读懂全文,了解文中古今词语的意义。2.难点:理解本文流露的态度和感情。【学习提示】1.“表”是一种文体名称,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呈文。2.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三国时蜀汉的军事家、政治家。辅助刘备与孙权、曹操抗衡;后受刘备之托扶助刘禅。民间传说他是智慧的象征。【正字正音】殂cú弘hóng陟zhì臧zāng否pǐ攸yōu祎yī遗wèi裨bì阙què猥wěi夙sù驽nú咎jiù诹zōu【注释补充】1.疲弊:贫困。弊通敝,衰败,这里指物力不足。2.犯科:触犯科条。科:法律条文。3.简拔:选拔。简通拣,选择。4.行阵:行列队伍。行:háng。5.倾颓:倾倒,这里比喻灭亡。6.躬耕:亲自种地。7.闻达:有名望,显达。8.倾覆:颠覆、覆没,这里指兵败。9.涕零:流泪。涕:泪10.以彰其咎:用来显示他们的过失。彰:明显、显著,这里是“使之显著”。【默读课文】1.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圈划出写景、抒情的句子。2.本文记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发了什么议论?3.如何理解诸葛亮的“报先帝”和“忠陛下”思想?专心爱心用心14.归纳“以”的用法:例句词类相当现代用法悉以咨之介词用、拿、把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是以先帝简拔介词靠、凭借、根据表示凭借的条件以光先帝遗德连词因为、以致、而(来)表示原因、目的、结果受命以来副词已、已经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先帝不以臣卑鄙动词根据、认为表示动作愚以为宫中之事与“为”合用【朗读课文】【课外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2.逐句翻译全文。3.翻译下列句子,写出其中“以”的词性和用法。以光先帝遗德。(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介词表目的)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堵塞人们忠心进谏的路介词表结果)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第二课时【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翻译:先帝创建事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的原因,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陛下)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的气势,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进谏的道路。要点:未半:隔宾语而作“创”的补语。崩:时指皇帝的死亡。殂:亡。不说死而说“崩殂”,是修辞上的讳饰法。诚:副词,作名词谓语“秋”的状语。存亡:实际上指“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是用判断句表示原因的单句,“者”以上是主语,“追”以下是谓语。恢弘:这里是动词,专心爱心用心2意思是发扬扩大。菲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文:宫中府中,俱为—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翻译:宫里的人和朝廷内的人,都是一个整体,提升、惩罚、表扬、批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如果有做坏事、触犯律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当把他们有关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而使内外有不同的制度。要点:宫中:指皇宫中的侍臣。府中:指臣相府中的官员。“宫中府中”是借代辞格。陟罚臧否:四个并列的动词作主语。异同:实际上指“异”。付有司:付之于有司。异:形容词作动词。原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