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节牌坊贞节牌坊此牌坊是怎样获得的?从一而终夫亡不嫁饿死事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事大一生孤苦直到坟墓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离经叛道的李贽李贽故居(福建泉州)李贽的著作,除外,还有《焚书》《藏书》李贽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迫害致死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为人乎?——《焚书——《焚书··答耿中答耿中丞》丞》“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为步,丑妇之贱态。”这段话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这段话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李贽李贽认为“万物皆生于两”——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这否定了程朱理学的什么思想观点?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李贽提出这一观点的用意何在?揭露道学家鼓吹“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李贽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还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请概括李贽的上述思想观点。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明夷待访录·原君》黄宗羲黄宗羲““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