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足球20米绕杆射门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2013-10-1720:52:15)转载▼分类:高考专业训练作为我省高考体育加试项目的足球20米运球绕杆射门,技术动作难度不大,但考生失误率高,得分率低,成为许多身体素质优秀者的“绊脚石”。很多考生苦于没有可参考的统一教材,动作不明确,有些甚至于“赌一把”。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我总结了一些基本规律,发现了一些“事半功倍”的动作要领。本文就此项目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纠正方法作一个分析。按照绕杆射门的技术动作顺序,把它分为一发球、二绕杆、三绕最后一杆及射门的三个部分做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把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通过多媒体进行对比,以便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第一、发球在起点线上发好球,击球速度快,线路准确,跟进及时,影响着全程过杆质量,“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平时的训练中,许多考生不讲究发球的动作及质量,往往很随意又片面求快,但“欲速而不达”,导致打乱了整个后面过杆的节奏,从而后面绕杆始终都在“抢”在“救”。结果可想而知。[正确动作]:面向发球方向站立,屈膝,屈体左脚尖对准出球方向,站在足球左侧十厘米的地方,重心压在左脚,右脚踝关节外展,绷紧稍提起,放置在足球的后中部,脚内侧对准前方击球方向。右脚击球时,用适中力量,推拨足球的后中部,击球后,左脚进速蹬离地面,人随着球一起向前,用短促有力的碎步使人快速调整到第一杆左侧约30-40厘米的位置准备绕第一个杆。[常见的错误动作]:1、准备姿势随意。击球前的站姿,脚接触球的部位不明确,造成击球方向偏离,人跟不住球。2、击球的部位不对:推击球的上部或下部,造成击球后人踩着球或使球产生了跳跃。3、击球的力量不适中,速度过快、人球脱离。或击球力量太小耽误了时间。4、发完球之后到绕第一杆时机不准确。往往过晚触球过杆,在一、二杆中间开始击球绕杆,造成绕杆的角度太大,不能用碎步快速调整过来。5、髋关节、踝关节柔韧落差,造成发球的线路不准。6、腿部力量,踝关节力量差,暴发力不足,造成起动慢,蹬踏无力。[纠正方法]:1、两人一组相距4米,反复用正确的准备姿势练习20-30次。2、两杆相距4米,反复练习发球及发球后过第一杆20-30次。3、髋关节、踝关节柔韧性练习:⑴交叉步跑:要求前后交叉要快,腰部放松,左右交叉做。负荷:30-50米×30—5组⑵跨栏坐压腿练习:左右交替做。负荷:10-15次×3—5组⑶原地快速抬腿交叉转髋。负荷:10-20次×4—6组⑷背撑:双腿并拢、跪撑在草地上,上体后仰。4、腿部力量、踝关节力量练习。⑴负杠铃单腿提踵。负荷:男子60-80公斤×10—15次×3—5组女子40-60公斤×10—15次×3—5组⑵负杠铃半蹲:要求髋、膝、踝关节充分蹬直尽可能做快。负荷:极限重量90%-95%×(8-10)次×(3-5)组⑶单腿交换跳绳负荷:30-120秒×(3-5)组⑷小台阶的快速跑上或跑下:选择10-20级高20-25厘米的台阶,以最快速度跑上或跑下,跑频快。⑸深蹲:要求慢下快起,控制练习间歇时间在3-5分钟。负荷:极限重量的90%-95%×3-5组以上练习的方法可选择几项间隔进行。第二、过杆过杆是整个绕杆的基础,没有过硬、合理的绕杆动作,要快速连续地绕过八个杆子、难度很大,过杆中,强调的是蹬伸要快,过杆时触球及时,通过蹬摆腿,身体的重心始终要稳定在杆侧。足球的运行路线要合理。[正确动作]:(以过第一杆为例)发球跟上后,过杆采用三步节奏,第一步(左脚)脚快速追球,脚落在球的外侧;第二步(右脚)在第一步的附近快速换脚并开始侧身,脚尖指向球的运行路线,身体重心随着右脚的蹬伸向杆倾斜,形成向心力,第三步(左脚)脚踝关节紧张,脚尖稍上翘,用脚内侧面使球在距离杆子约一脚远的侧面位置快速推拨球,推拨球时要侧身转髋贴杆而达。三步完成一个过杆,下一个杆的技术动作一样,只是换成另一只脚做。[常见错误动作]:1、触球时,身体重心过高,造成蹬伸无力,跟不住;其次,没有用脚内侧侧面触球,而是用脚尖或脚后跟触球,造成球偏离或球滞后绊蒜。2、脚推拨球动作错误,每次过杆接触球采用“敲击”“打击”而不是“推”“拨”从而造成球失去控制。3、推拨球的时机过晚,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