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的blog[小学体育教师的魅力]小学体育教师示范是指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同时也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最方便,最直观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借助学生的视觉来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完成动作方法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使我感到小学体育教师科学合理的正确示范不但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如何把握教师示范的正确性、生动性、时机性等,使学生更快地、更准确地明确教师的要求,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一、示范动作的准确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在<<小学教师之友.体育卷>>这样指出:“体育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定程度的认识过程,从简单的感觉、知觉到理解和操作,都是认识的发展”。因此教师示范动作的技术结构和过程,要做到动作正确、规范、姿态舒展优美、幅度合理、节奏强。如:站立式起跑以口诀方法,正确示范,前脚对着起跑线,后脚离前脚一步,身体前倾两臂下垂,听到信号迅速跑。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二、示范动作的方向位置性有利于学生观察技术动作的方法体育课是在室外,空间大,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在示范时要注重学生观察的位置不能面向太阳或迎风,示范的位置距离应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的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来决定;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而定。以学生能看得清动作全过程和细节为原则从而形成清晰和正确的视觉表象。此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示范的“面”要广。我们应分别采取正面、侧面、背面和镜面示范的恰当互换的方法。如:常规的徒手操,就采用正面示范。在学习武术套路时关系到行走路线就要采用背面示范。这样就不会出现方向错误的问题。跳远时,学生要观察起跳的难点技术,必须采用侧面示范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怎样单腿起跳、踏跳准确的技术动作。三、示范动作的适时性有利于学生改进技术动作的质量体育教师示范的时机关系到示范的效果和课的连贯性。一般是在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时先做示范,如果简单的内容可以先练习后示范;通过练习一定的时间后,集中纠正错误动作时做“正误对比示范”;结束时做关键技术的示范;同时还可根据课上出现的情况,灵活地在局部学习困难生中做“分解、补充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动作的印象。四、示范动作的自控性有利于学生增加练习的时间小学体育教师示范不仅仅是职业性技巧和情感的表演,更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反应。所以教师示范时,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能够自我意识到示范动作的现状,掌握示范动作的质量,控制示范动作的程序,使示范动作优质化。如:在上跳高内容时,教师看到学生经常失败,就随意的在任何高度上不断的示范。这样影响学生练习的时间。只要学生知道方法,通过不断的磨练,就会有进步。教师要控制好示范的次数。五、示范动作的生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是新课程具体目标之一。因为学生有了良好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乐于参与练习,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地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切实地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如:我们有位省队的运动员退役后担任中长跑训练工作。中长跑训练是枯燥、艰苦的,也是队员最怕。在训练中他为了能让学生掌握中长跑中节奏感这技术难点动作,自己示范匀速跑的节奏感,一身鲜艳的紧身运动服,领跑在第一个,与队员一起完成4000米用70%强度跑的量,队员立刻兴奋起来,一个个精神抖擞,连小队员都能一个不拉的紧跟其后,成了体育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教师在示范时,还控制学生的情绪,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就是体育教师生动性示范带来的效果。通过一阶段的练习学生对跑的节奏感有了明显的提高,知道一圈大约跑的步数和步频,对匀速跑不感到怕和累了。我们必须把教师示范动作放在一个正确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