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1.学会15个生字,理解"接触、风俗、延续"等词语的意思。2.会边读边思考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第一段。3.初步知道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民间风俗,了解爆竹名称的由来。二、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谁能说出过年时人们喜欢用哪些方式庆祝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过年时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的庆祝方式,在爆竹声声中让人感到浓厚的节日气氛。出示课题:爆竹声声。(二)听录音思考问题。(三)自学课文。1.读通课文,生字多读几遍,记字形。2.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想词义,完成课堂作业.3.思考课后问题,找找对应的课文。(四)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提示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2.说说"接触、风俗、延续"的意思。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膨胀(péngzhàng)瑟瑟(sèsè)毕毕(bìbì)剥剥(bōbō)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说同一个意思?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爆竹名称的由来;燃放爆竹的来历;禁止燃放爆竹原因。)(五)学习课文第一段。1.带着问题边思考问题边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词句。2.完成口头填空:爆竹的名字是这样来的:最早的爆竹是用()做的,先(),再(),然后竹节(),竹筒内空气(),最后竹子()。3.讨论,说说爆竹名字的由来;理解词语:竹节、密封、膨胀。4.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哪两句话说明了爆竹是人们喜爱的庆祝新年的方式?(理解:震耳欲聋。)读一读哪句话引出了爆竹名字的由来?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