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的大课间活动广州市回民小学李肖芬融和:“融”在教育范畴中,指对所有学生包括各民族、各地域、各种程度,提供和谐接纳而有效教育的机会。“和”指的是国家千百年来的大文化团结,各民族互为依存的状态;尊重彼此的风俗,各而不同的人际氛围;师生各有个性、各有优势,教师按照学生各自特别的不同进行教育,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融和”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温暖、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融和被赋予了接纳、包容的意思。广州市回民小学是一所有少数民族学生一百多人,回族教师十一人的学校,富有少数民族特色、融艺术性于体育锻炼中的大课间活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年来,我们赋予大课间活动更多少数民族元素:一、武术表演,武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且各民族均有自己独特风格和套路,主要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等五个类型。二、押加,又称“大象拔河”,是一项在藏族人民中广为流传的体育运动,本项目比赛只限男子参加,按体重分别比赛。三、来自佤族的竹竿舞,现已成为一种活泼欢快的娱乐性的舞蹈。四、抛绣球,用彩绣做成的绣球,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抛绣球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五、珍珠球,是满族人民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这一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鲜明生动、多姿多彩。六、板鞋竞速是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的民族传统项目,是一项节奏极强的集体项目,可以培养人很高的灵活性和协调配合能力。七、毽球,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运动,由手毽演变而来,手毽是各族人民在播种水稻时,抛接稻秧的一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是侗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跳飞机和划龙舟是典型具有广府文化特色并且流传在江南一带喜闻乐见的游戏项目。整个操场进行的活动是少数民族运动特有的项目,充分体现了我们回民小学各族儿童和睦、友爱、快乐的校园生活。根据连续几年到校进行校园红歌评比的专家的评价,我校的大课间活动选取的音乐无论是曲目、音乐情绪变化、节奏都是高水平的,让师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参与体育锻炼,从进场、做操、跑步、跳绳、分版块活动、放松、退场各个环节都由音乐指挥,让旁观者像欣赏艺术精品一样,很享受。多民族活动融合、多民族学生的和谐参与,分版块活动的构图美,跑步路线的设计美,多元融合的大课间活动,融入回民小学师生的智慧,体现了“团结、爱国、诚朴、勤学”的校园融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