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说明1.灌区基本情况东港灌区位于丹东市西南部,地处鸭绿江、大洋河下游,黄海岸边。总控制面积1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94万亩。该地区雨量充沛,温度适宜,土质肥沃,是丹东市稻米的主要产区。东港灌区从1947年解放开始,首先恢复扩建了前阳等提水站,而后陆续兴建了十几座大中小型水库、引水和提水工程,疏通和新修了灌排沟道,建成了多水源联合运用的供水体系。目前,灌区内有大中小型水库17座,年总调节水量32163万m3。提水站59座,总装机7276千瓦,年设计提水量22996万m3。已经建成铁甲、友谊、两条主干渠,总长72.1km;分干渠11条,总长85.85km;支渠233条,总长333.28km。排水总干沟1条,区内总长度25km;排水干沟26条,总长307km;排水支沟655条,总长880km。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74.8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7.5万亩,实际灌溉水田面积55.61万亩。东港灌区由铁甲分区(原设计为铁甲灌区)和友谊分区(原设计为土门子灌区)组成。铁甲分区是1964年辽宁省人民委员会以辽(64)复字第185号文件《关于铁甲灌区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修建。友谊分区是1976年辽宁省水利局以辽水利字(76)第56号文件《关于土门子灌区初步设计的批复》予以批准修建。为了加强灌区管理便于全灌区水资源统一调配,根据辽宁省水利厅意见1991年原东沟县编委以东编发{1991}7号文件正式批复成立“东沟县东沟灌区管理局”。93年撤县建市更名为“东港市东港灌区管理局”。(后附灌区批复文件)2.灌区改造的必要性东港灌区是在1936年所建的前阳提水站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型灌区,灌区工程对东港市及丹东市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防洪除险起到了重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灌区的发展已经成为东港市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由于灌区运行几十年,目前存在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渠系建筑物配套不全、骨干工程标准低以及分区之间水资源互补调配等较多问题,导致水量浪费严重,灌溉供水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排水不畅,工程效益逐年衰减,影响了灌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对东港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势在必行。3.灌区工程规划根据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计划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当前和长远的用水需求,以节水增效为中心,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好灌区改造的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水平年为2015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05年。灌区内降雨量比较丰富,灌溉用水主要是水田用水,水田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其它供水保证率为95%以上。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平衡计算结果如下:(1)2005年:水田灌溉面积增加2万亩,达到57.61万亩,大棚蔬菜灌溉面积增加0.9万亩,达到2.1万亩,农业灌溉需水量47983万m3,工业及城镇生活需水量增加到3989万m3,其它需水量1602万m3,总需水量53573万m3。灌区水资源可利用量57222万m3,友谊分区需向铁甲分区调配水量2862万m3,全区尚余水3649万m3。(2)2015年:水田灌溉面积增加5.5万亩,达到63.11万亩,大棚蔬菜灌溉面积增加1.1万亩,达到3.2万亩,农业灌溉需水量45151万m3,工业及城镇生活需水量增加到5955万m3,其它需水量2318万m3,总需水量53424万m3。灌区水资源可利用量56395万m3,友谊分区需向铁甲分区调配水量3537万m3,全区尚余水2971万m3。`从水量平衡结果看,灌区到2015年,采取节水措施节省水量,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通过开发海滩水田灌溉面积增加7.5万亩,经济作物灌溉面积增加2.0万亩,总灌溉面积发展到66.31万亩是可行的,水量是有保障的。4.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基础上,主要改造影响效益较大的渠首工程、排灌沟渠上的骨干工程和“卡脖子”工程,完善配套工程与调水工程,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灌排质量,解决制约灌区发展和效益发挥的主要问题。主要工程内容(1)灌溉渠道防渗衬砌108.5km,续建、扩建渠道19km;(2)支渠以上建筑物续建、改建542座,其中续建153座,改建389座;(3)骨干排水沟疏通整治231条总长449km,(4)排水支沟以上建筑物554座,其中续建289座,改建265座。5.工程管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