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吆喝》同步练习-鲁教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吆喝》同步练习-鲁教版_第1页
1/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吆喝》同步练习-鲁教版_第2页
2/2
第3课《吆喝》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萧乾,蒙古族,北京人,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________兼旅行记者。萧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惟一的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__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招徕()囿()钹()铁铉()饽饽()荸荠()佐料()3.下列词语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请你找出错误的字,在下面画横线,并把正确的字在后面改正。合辙压韵油嘴滑舌隔合荸荠佐料随机应变招徕吹虚口齿伶厉铁铉4.解释下列词语。(1)吹嘘:(2)口齿伶俐:(3)油嘴滑舌:(4)隔阂:二、阅读理解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文中还有一些起到这种作用的句子,请写在下面。4.请你谈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吆喝的。5.阅读第五至第九自然段,在课文中画出表示从早到晚顺序的词语,写在下面。清早卖早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语气间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儿,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用心爱心专心1(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和文中的哪一句是相互照应的?(2)这一段表现出作者对吆喝声怎样的感情?三、迁移延伸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吆喝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你能否把现实生活中你听到的吆喝声收集起来写在下面。’并描写一下叫卖人叫卖时的动作和神态。答案一、积累运用1.记者作家翻译家《大公报·文艺》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碑《北京城杂忆》2.1áiyòubōxuànbōbíqízuǒ3.压一押合一阂虚一嘘厉一俐4.略二、阅读理解1.引出介绍说明的对象,引出下文。2.承上启下。3.略4.课文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写,然后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写。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5.略6.(1)“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2)表现出作者总体上是充满了怀念之情的,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三、略用心爱心专心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吆喝》同步练习-鲁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