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3动手做做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3、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易盲从、勇于时间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10个生字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教具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思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并获取知识。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以思促行,从而达到语文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统一发展。结合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确立本课教法、学法是:质疑问难法、动手实验法、朗读感悟法、主动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四、指导写字一、复习引入二、朗读感悟三、围绕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四、实践活动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件宝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无论是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今天我们学习……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出示字词认读。3、交流识字方法。4、展示识字才能。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很有趣味?还不懂什么?四、指导写字1、指导观察、分析字形。2、重点指导“喝”“骗”。3、学生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二、朗读感悟齐读全文,说或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伊琳娜的表情由生气到高兴,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高兴?画出有关语句。汇报交流。分角色朗读全文。三、围绕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识字才能,获得成功体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边读边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练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伊琳娜听了这句话,可能会说些什么?四、实践活动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感受说给同伴或爸爸妈妈听。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检查意见检查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