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VIP免费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_第1页
1/4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_第2页
2/4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_第3页
3/4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案教学目标:1、能较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教学难点: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齐唱或独唱抗战歌曲。收集聂荣臻的相关资料课前就播放《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师:听着这些振奋人心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那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1、在无数可亲可敬的革命先辈中,有这样一个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他对新中国的贡献可谓是功勋卓著。你能有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你所知道的聂荣臻吗?2、交流课前搜集到有关聂荣臻将军的资料3、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率领我八路军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将军,却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板书: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4、质疑: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板书题目)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二、创设情境,精讲点拨。(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播放剪辑。师:1940年8月20日,著名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嘹亮的号角响彻云际,晋察冀军区的战士们在聂荣臻司令员的指挥下,势如破竹般地扑向敌人,迅速抢占了东王舍矿区,丧心病狂的日寇为阻击我军前进,不顾自己的侨民沿未撤退,便用迫击炮朝着东王舍村狂轰滥炸。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中,忽然半倒塌的日式房子里传来凄厉的呼救声和婴儿的哭喊声。三团一营的两名机枪手,毫不犹豫地冲进烈火中,背出了两个小姑娘和他们奄奄一息的母亲。——她们的父亲已被本国军队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虽然战士们拿出了当时奇缺的急救包抢救,但也无济于事。两个孩子成了孤女!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及特定的环境,还有八路军战士的仁义。)板书:救出【这个电影剪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当年八路军战士是如何从战火中救出的两个日本孩子的,透过文字的背后,孩子们不难理解八路军战士的仁义之品质,为下文真正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二)、品读感悟。1、看着这两个年幼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这事很快被聂将军知道了,他怎么对待这件事呢?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从聂荣臻将军的言行中,你读懂了什么?“立即”“送”表现了聂对这件事的重视和关心。“言”屏出示说的话引导理解:学生自由读文,理解“杀害”,再理解“残忍”,从“残忍地杀害”你想到了什么?(九一八、卢沟桥、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罪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等。)师补充: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中国军民至少有35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将近3300万人是被敌人屠杀或残害致死,而非牺牲在战场上!而聂将军却说:(引读)我们一定要……后代。理解“伤害”:使人肉体或精神受到损伤。这只有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菩萨才能做到呀!而聂将军就是一位活生生的菩萨!这是因为——理解“受害者”:谁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那我们的敌人是谁?——挑起战争的人:日本法西斯!指导读:我们不是法西斯,所以,面对不能理解的战士们,深明大义的聂荣臻语重心长地对战士们说——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透过文字的背后,你体会到了聂将军有着怎样的心肠和怎样的品质?板书:慈善仁义、博大宽广】小结:因为聂将军(),所以,他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2、过渡:聂将军说要“好好照料”,课文哪一节就是写了这一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的第三节。出示要求,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圈点勾画,体会聂将军的慈善和宽厚。学生自学自读。可以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关心照料:看伤口、找奶——细心周到问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