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页例题1,练习七第1、2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好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难点: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准备:课件、一些铅笔、气球卡片。学具准备:气球卡片,白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书柜图片师:陈老师家有一个书柜,里面有许多故事书,其中有一本《365夜故事》,不过,陈老师的女儿小钰不小心把它弄成了这样,你愿意帮老师找找吗?师:跟大家一样,陈老师也觉得太乱了,因此陈老师就和小钰一起整理了一下,请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柜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整理后的书柜更方便我们寻找想要看的书籍,我们要从小养成分类整理的好习惯。今天,陈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分类与整理。(板书:分类与整理)二、教学互动。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师:你知道3月8日是什么节日吗?一年级的小朋友为我们亲爱的女老师举行了一场联欢会。请你仔细看看,他们准备了些什么来布置教室呢?师:仔细观察,都有哪些气球呢?(颜色和形状)引出问题:是啊!这些各式各样的气球可真漂亮啊!陈老师想知道每种气球都有几个,谁能快速找到答案呢?请上讲台动手试试!生:答略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分类)师: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帮老师找到了答案,请大家想一想:刚才的分法是按什么来分的呢?(在黑板上板书:按形状分)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整理、分析数据师:那这样吧,今天我们就按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分类。接下来你们要完成三件事,请看这是老师对你们的要求。(读要求)师:听清楚了吗,那气球呢?现在陈老师就来变个魔术,闭上眼睛,一、二、三,它们已经在你的抽屉里的1号信封里,快动手分一分吧!(多巡视)学生动手操作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整理的特别好,现在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都是怎么做的。生:我先把圆形的放在一起,它有5个……师:他是按形状把气球分成3堆,你数了吗?这样摆成一堆一堆的,好数吗?(贴出作品)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师:还有一位同学的方法和他的不太一样,请你上来给我们摆一摆,(直接在黑板上摆)老师特别想问你一个问题:刚才的同学它是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列的呢?生:整齐、清楚生:这种方法(第一种)它们容易叠在一起,数的时候不是特别方便,而排成一列一列的清楚的多。师:说的可真好!那你数出每种形状的有几个了吗?快给大家数数吧!师:为了让这个图更清晰一些,我还想给它再加上一些东西。你真棒!可以用图来表示你整理的结果。(这里要板书:图)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师:还有一些同学的记录方法很有创意,比如这位同学的作品。大伙能看明白吗?请你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师:你能告诉大家你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师:同样老师给他画上几条线。(在投影仪上画)师:现在看它特别像什么?这样的记录真清楚。(这里要板书:表)看下面的数字就知道,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请认真看图,告诉我你能一眼看出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最少吗?你是怎么看的?(突出看图时,哪一类最长就最多,最短就最少,重点放在一一对应上。看表时,直接看数据)师:看老师这儿,移动葫芦形的气球,现在呢你还觉得是葫芦形的最少吗?我分明看到他们两列是一样长的啊!这是为什么啊?所以我们在摆的时候就要注意,一个一个对齐,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眼就看清楚最长的就是最多,最短的就是最少。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展示一两个其他的作品)师: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虽然大家的方法可能不相同,但从结果看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按形状来分,所以结果是一样的。3、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师:糟了,老师这还有一个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