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教学过程:一、品读课文,质疑解疑1.默读课文,了解“种树”。(1)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课件出示:“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2)课文中哪个短语最能说明种树人浇水的特点?(板书:没有规律)(3)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他怎么个没规律?(4)引读4——7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奇怪、疑惑不解的语气。引读:看到种树人的举动,作者感到奇怪,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更奇怪的是——从这几个“有时”中,你体会到什么?2、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吧。作者也和你们一样有许多问题,看——课件出示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它该不会枯萎了吧?”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疑问。3、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谜团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种树人,看他是怎样说的?请大家自由地朗读12、13自然段。4、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了解种树人的用心良苦。5、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6、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件出示):如果我是一棵()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二、潜心会文,领会主旨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师:其实──齐读句子:不只是树……努力生长。师: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生再次齐读句子。师:读到这里,对我们刚才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和育人的关系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生:我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只有……才干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生:育人和种树事实上一样的,都要独立自主,不能依靠他人。(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生:种树先培根,育人先培心。(什么心?)独立自主的心。师小结:面对……要勇敢……独立……考验。生:树木短短的十年生活中能独立自主,人在一生当中也要……独立自主。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3、交流汇报:(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三、拓展延伸深化感受同学们,学了这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你想到了什么?是否也想针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对你的父母或身旁的人说点什么?大家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四、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生活的路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只要我们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我们就能经得起任何磨难与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五、作业设计1、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2、写成读后感。板书设计种树人----桃花心木浇水无规律(树苗)----(人)会找水源生活考验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