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要“无为而教”VIP免费

教师要“无为而教”_第1页
1/3
教师要“无为而教”_第2页
2/3
教师要“无为而教”_第3页
3/3
教师要“无为而教”——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攸县石羊塘镇中学李向东新课程已经推行了近十年,“还课于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但有为数不少的课堂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解知识、传授知识、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主宰了课堂,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它不仅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性。改变这种状况,要从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与学的关系,师为主导与生为主体的地位着手。最近,学习了一些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的主张大多是警告人们“不要做什么”或者“不要只顾着做什么”。老子的“自然”、“无为”、“不争”,即使不能成为生存的基本法则,也必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警钟”。把“无为而治”的思想引进到我们的新课程的课堂,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的。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是老子乃至道家的主要思想脉络。大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的运动。拿到教育中去解释的话,教育教学的过程是遵循孩子们成长的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遵循孩子们认知与学习的规律的过程,这是任何教师无法改变或者违背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外在信息,而是利用原有知识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并建构其意义;学习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征,使其在知识学习中获得合理的个人经验,并且达到内化从而使知识转变成能力;知识不可能仅由外部传授获得,人们应该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这是学生学习认知的规律。虽然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但是教师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规律,必须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才能把学生教育好的,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虽然不像人们破坏环境而受到自然的惩罚那样明显,但是教师们可以想一想,为了考试出成绩,我们挤占了音、体、美课,我们牺牲了休息时间,双休日为学生补课,这种磨劲,把学生的个性和灵性也磨掉了,造成了学生厌学习、厌老师、厌学校,最后逃学或流失。更有甚者造成了学生心灵伤害,学生心理疾病不断增加,逆反心理较强,轻者违纪违规,重者走上犯罪道路或自杀。难怪乎!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教师们,听听几千年前老子给我们的警告:道法自然。请你们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按学生认知规律搞教学。如果我们的孩子没希望,便决定了这个民族不会有希望。而孩子的希望来自于哪里?——课堂!课堂的希望在于课改。长而不宰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诞生它们但不占有它们,为它们做事但不把持它们,带领它们却不主宰它们,这才是最玄妙、深远的德行。这是老子又一富含智慧的教育箴言!放在今天新课程教学中来看,也就要求教师们对学生学习不过多干预,不越俎代疱,也就1是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心理学家奈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信息传递和信息加工系统,在教学上就是由教师的研究转化为学生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困难,找学生!”课堂的灵魂是什么?概括为十六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尤其是相信学生,我们把它当成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不相信学生就是没师德,不相信学生才会打击、干预、强制、包办、替代,才会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标准答案、时间汗水。这十六字代表着一切的思想、方法、观念、法制、准则、技术、艺术。教师唯有敢于放手,给学生以时间、空间,才会有真正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生。有人会问,学生学不会怎么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独学、对学、群学,自己学不会就对学,对学再不会就群学、研究性学。为道日损老子说:“为道日损。(《老子·第四十八章》)。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要“无为而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