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两朵奇葩,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词望江南温庭筠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晚唐诗人、词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誉为“花间鼻祖”。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他的词多闺情,音韵和谐,主导风格浓丽、精巧。但也有清新明快的词。如《望江南》。作者简介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这是一首这是一首闺怨词闺怨词,描写一位深,描写一位深闺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闺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理解大意理解大意“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转入写景,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肠断白洲”蘋一句既概括思妇在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写思妇独自一人斜靠在江楼上眺望归人。写出思妇喜愁相伴的心理活动,江上船只来往不断,归人有盼;然而船只少留难驻,悠悠前行。一句,只见水边一片白洲,令人愁思蘋满怀。。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就景物而言: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断肠”→肠断叙此小令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尽管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储蓄、细腻。梳洗:独倚江楼:孤单寂寞,盼归心切→希望望过尽千帆斜晖脉脉江水悠悠→失望情愁肠寸断这首词,就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思,耐人玩味。既清新自然又含蓄凝练,别具一格堪称精品。这首词具体地描写了思妇等候丈夫归来的动人情景,人物、景色、情感跃然纸上。全词突出一个“独”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盼望夫归的妇女形象。郑愁予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跫(qióng)(qióng)音不响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三月的春帷不揭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错误错误比较赏析比较赏析比较《望江南》与《错误》比较《望江南》与《错误》::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一样纯洁柔美第一节写过客匆匆,像莲花一样纯洁柔美的江南女子等待着爱人归来;第二节连用寂寞的江南女子等待着爱人归来;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盼望归人的孤寂“”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思妇盼望归人的孤寂“”心境;第三节点明题目,达达的马蹄声点燃“”心境;第三节点明题目,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踢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