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PowerPoint2003的简单设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悉PowerPoint2003窗口组成;(2)了解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方法,能将图片设置为背景;(3)了解文本框,会向文本框中输入文字;(4)能把图片文件插入到幻灯片中;2、内容分析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能够对幻灯片进行设置背景、插入图片、文本框3、学生分析(1)经过前一段学习,学生对PowerPoint2003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有对PowerPoint2003继续学习的兴趣(2)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弱,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3)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在初中新课程理念下,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究学习模式(2)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情景导入——探究学习——任务驱动——协助学习——实践创新——拓展评价——作业布置(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a.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仪,音响设备等b.软件资源——学习资源相关网站c.预设资源——漂亮图片,音乐文件、PowerPoint2003电子教程等5、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3分钟)上课时,放映黄河源头幻灯片让同学们欣赏,在幻灯片中有音乐《黄河源头》,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提问,大家应该都沉浸在这音乐声及黄河的壮阔、雄伟之中。那么大家想不想学习呢?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学习。学生都在欣赏幻灯片中,激发起他们学习2003的高昂兴致。那么他们都会积极配合,想学习。用通过黄河源头幻灯片的提出,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可以用在多方面,创设情境,激发他们思考学习分组探究,学习新知(10分)老师来展示内容相同但背景不同的幻灯片,让学生知道幻灯片的背景是可以换的,同时水平不同的学生组成一组,强弱搭配,让学生相互学习补充小组成员根据老师要求和课本知识进行操作学生在自己学习中体会的更深,为调动学生有效探究提供保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探索,及时将学生探索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会出现2中不同的情况。即:有让同学们发现问题,自己去想办法找出问题的的问题发现并解决,重点讲解2种不同情况的区别。的同学背景会使所有的幻灯片都是同一个,有一部分会仅仅是这一张所在,培养积极探索老师演示、任务驱动,小组练习(16分)启动PowerPoint或新建一个演示文稿时,系统会自动应用一种特定的幻灯片版式。这特定的版式虽然好,但是我们如果想要在其他地方输入文字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想到文本框。在卡片制作这节课中用到的文本框、图片的插入。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灵活运用。给同学提示。在word中是如何插入文字。给小组任务,同时老师四处巡视,对学生进行指点教导做好了文字的插入,那么很简单,对于图片的插入用类似的方法。都是在“插入”下的“图片”学生根据要求,小组合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练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知识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1分)分配每个小组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及时将学生探索过程的优缺点与全体学生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新知识培养竞争意识,巩固知识请学生代表演示他的成果,老师在一旁补充学生代表进行汇报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师生合作加强印象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并引发思考(5分)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完成板书学生操作最后总结,加深印象对于你自己介绍,做一个幻灯片作品。完成作业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处理信息能力鼓励学生对幻灯片中如何插入声音根据老师给的问题,课下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