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2011年年版)版)汪晓凤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2-2-20课标解读课标解读2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新课标颁布的背景新课标颁布的背景•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1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3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新课标的结构新课标的结构4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新课标的课程性质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5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一门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6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7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各学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和评价活动。8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9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