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迳口中学黄桂英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花东镇迳口中学的数学教师黄桂英,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中《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完直接开方法、配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重要的解法,它不但方便于解较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而且适用于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因此学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很有必要的,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简单应用、二次函数等知识起到铺垫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思想。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会熟练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力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观察、推导、交流归纳等活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通过使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思想、探索精神、独立思考的习惯及合作交流的意识。3、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熟练地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求根公式推导及b2-4ac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影响。二、教法分析教法上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了“类比——探究——归纳“的模式”。在教学中我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来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合作交流推导出求根公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思想,探索精神,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三、学法分析学习本节课以前,学生已学过用开平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对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已经比较熟悉。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从简单的问题中发现规律,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到学生接受新旧知识结合的能力:一是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二是以基本技能为主,而不追求繁难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特殊技巧。四、学情分析本人任教的班级是个慢班,接受能力有限,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计算能力较差,所以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通过填空的形式把难度的降低,所选取的练习也是以基础为主。五、教学流程:1温故知新探索新知拓展创新课堂检测小结评价学以致用六、教学程序「活动活动11」温故知新(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2x²-12x+10=0(2)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设计目的:复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归纳总结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活动活动22」探索新知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请同学独立完成下面这个问题。ax2+bx+c=0(a≠0)1、化: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x2+()x+()=0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x2+()x=()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x2+()x+()2=()+()24、变形:方程左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x+)2=()(特别提醒:因为4a2>0,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要大于或等于0,可知当b2-4ac≥0时方程才有实数根)5、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x+()=6、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x=()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x1=,x2=此时教师指出()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求根公式解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问题:当b2-4ac<0时,方程有实数根吗?设计目的: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探究,通过小组交流,教师让学生总结归纳,由于形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活动活动33」学以致用利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1);(2);(3).教师板演第(2)题的解题过程,其余两题由学生合作完成。设计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求根公式。并引导学生总结步骤。归纳:2(1)当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2)当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时,一元二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