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玩具在教学中的运用玩具———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东西。商场里也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家长花钱购买玩具是爱子女之心,幼儿好奇好动把玩具弄坏也是正常,想起来是花了部份不该花的钱。所以,我提倡家长、幼儿将一些可利用的废旧物品收集起来,制作出样式多彩的玩具。如,一个雪碧瓶即可做成灯笼、花篮、火车、飞机······;包装盒制作冰箱、沙发、组合家具、盖楼房······;挂历纸和不用的衣裤花布制作出各种各样小巧玲珑的动物。就连吃过的花生壳、瓜子壳也可得到合理的利用,它可以黏贴成各种画面。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举不胜举。我总是这样想,使废旧物品变成活生生的多样玩具,一来增添了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游戏的风彩,也促进了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激发对艺术的兴趣感,玩起来既乐意又开心。二来减轻了经济负担。三则家园一线通,使孩子们从小讲卫生,减少环境污染,初步懂得生态平衡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让幼儿喜闻乐见,智力也能得到相应的启迪。当然制作玩具会花掉老师很多时间,如果老师在时间冲突下让孩子从家带自己已有的玩具到园和同学分享着玩,其中也会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发展。在上学期结束的时候,配班老师就和我讨论过这学期的每周五让孩子们带自己的玩具来,促进孩子间的语言的发展、语言的交流。今天是周五,一大早就看到很多孩子一进门就带了自己的玩具来,看到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慷慨地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或是互相交换着玩具在玩。中午时,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在操场上玩,有的带了玩具小汽车、毛绒玩具、玩具人偶等。丽丽也拿着她早上带来的一袋气球,里面还有一个小气筒,很多女孩子都很想去玩,都围着丽丽转,丽丽搬着小椅子走过来用她独特的口音说:“老师,我坐你旁边!”我顺口答应了,接下来就是一大群的女孩子围过来,都很想跟丽丽一起玩,有的急切地想要气球;有的都大声叫喊、挤向丽丽身边;有的还走过来说:“老师,丽丽不给我玩。”“你要跟丽丽玩还是自己好好地跟丽丽去说,不需要跟老师说。”说完,我故意走开了,在一旁观察了下,状况很吵闹,都想跟丽丽一起玩,丽丽耸起肩膀大声说:“哪个坐好了就给哪个玩。”慢慢地情形缓和了,都围着丽丽坐在小椅子上,连小手都乖乖的放在自己的膝盖上,看着这个情形,丽丽真像一个小老师在上课一样,把自己的玩具轮流着给小朋友玩,而没轮到的小朋友都是一副很渴望的神情,静静地等着。这时我看到林林刚把自己拿来的拼图和其他两个同学一起玩,平时他是一个不愿跟别人分享自己东西孩子,今天看到了他的慷慨。而且林林今天中午可没像以前那样跑来跑去,他还很耐心地教同学怎样拼图。带着玩具来园,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逐渐学习了交流解决问题、学会了分享、学会了不争抢交换着玩,互相不断地熟悉了班级中的人员,在活动中体验交流的乐趣,在交流中丰富经验,一件小小的玩具带给孩子其乐无穷的乐趣,这正是玩具的“魅力”所在。下面我将举例说明教玩具在教学中的作用:一、使用教玩具教学可以手脑并用,寓教于乐幼儿的智慧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操作动作,动作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组织者,特别是儿童双手操作的精细动作,能够有效地促进脑神经结构的完善和脑功能的发展,因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丰富多彩的客体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教具,在手脑并用的操作游戏中,学中玩、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有效地克服了幼儿园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弊端,真正地实现了手脑并用,寓教于动,学玩结合,寓教于乐。如:在过去的语言教学当中存在只教语言不教思维;重视言语表达而忽视听的理解;重视言语表达的表面形式;忽视言语表达应用的创造性本质。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弊端,则主要是由于以往用于语言教学的教具少,幼儿只能一遍一遍听老师讲解,不能动手去做、去操作客体材料的缘故。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并且好动,好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知识能力的训练中,好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好奇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如,我园中班孩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