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5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5/1/15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地区及一些地区的土地退化。2.实质:是等自然因素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3.过程4.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和。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变异过度的经济活动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25/1/1525/1/15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1)植被景观:图中①为,②为荒漠草原,③为。(2)年降水量:图中A为mm,B为mm,C为50mm。(3)土地生产力:自东向西土地的自然产出和逐渐减少。温带草原荒漠400200载畜量25/1/15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气候异常失衡25/1/15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2)人类活动不当,对、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水资源25/1/15【提示】25/1/15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威胁人们的环境。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2)原则:坚持维护与提高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日渐丧失持续生存生态平衡经济效益25/1/15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2)利用和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5)。水资源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林牧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25/1/15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1.自然因素25/1/152.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因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要有针对性,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防治措施如下所示:25/1/1525/1/15(2010·北京西城模拟)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和治理措施。25/1/15(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1)沙尘暴发生的动力条件是天气,其物质来源为。(2)我国的强沙尘暴发生区域以为主。发生路径多呈走向。(3)图中A区域位于我国地区。气候干旱(4)我国特大沙尘暴发生次数有的趋势。强风地面的沙尘内蒙古高原—西北东南西北内陆逐年增加【解析】解答时应主要抓住以下关键点。25/1/15【参考答案】(1)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地表径流少。(2)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盛行西北风。(3)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北方草原过垦过牧;不合理灌溉;工矿建设。治理措施:退耕还草;合理放牧;草方格治沙;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区恢复植被。25/1/1525/1/151.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完成(1)~(3)题。(1)下列荒漠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2)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士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其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②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盐渍化③梁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区以风蚀荒漠化为主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25/1/15(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B.设置人工草方格沙障C.扩大绿洲农业的面积D.退耕还草【解析】第(1)题,南美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