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教案语文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教案语文版_第1页
1/2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教案语文版_第2页
2/2
《大小猫洞》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以人为本的思想。2.理解课文中两个故事的道理,从而养成勤于动脑筋思考的习惯,能从故事中书本中、现实生活中悟出道理来。3.学习本文流畅的思路、生动的语言。教学重、难点:从课文中两个故事的分析理解得出文章的论点。教学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考你的脑瓜子1、兰兰经过某市时,正巧那里发生了大地震,为什么兰兰却安然无恙呢?2、爷爷熟读兵书,可是每次下棋都输给别人,请问他用的是什么兵法?3、有一次,老李买了一只狗,买了一篮子骨头,他休息时,用一根5米的绳子将狗拴在路边树上,将骨头放在离狗8米的地方,但过了一会儿,他发现骨头被狗叼走了,你知道为什么吗?答案:(1)她坐飞机路过(2)兵来将挡(3)狗在树的另一端,骨头在这一端时,它们相距8米。二、关于作者金克木(1912年8月一2000年8月),祖籍安徽寿县。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是著名的诗文、学者。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四、学生自读课文1.理解文章的思路2.归纳中心论点3.质疑五、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章内容及写作方法第二课时六、全班朗读课文,加深理解七、学生质疑,师生共同答疑八、情境探究1、你觉得牛顿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2、快速阅读课文(1——11段)作者是如何看待牛顿给猫开两个洞的?作者认为牛顿不是不灵活,而是讲科学,尊重客观,不由人的主观,考虑事情全面。(因为文章用了隐喻手法:开猫洞要从猫的需要出发。文章通过隐喻手法来说明考虑问题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的思想)九、研读探究认真研读课文13—17自然段。1.你来讲一讲晏子的故事2.晏子是如何挫败楚国人的?3.作者转人对中国历来的楚国式的4.行为方式的批判。那么什么是“楚国式”,5.什么是“齐国式”?6.两个故事所要阐述的观点是否一致?7.作者以中国最古的大学“泮宫”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历来是楚国式;同时举了“北大‘状元桥’上走的人不仅限于状元,人人都可进”的例子。请思考作者想说明什么。“楚国式”是指门以人为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齐国式”是指门以国为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牛顿—→(共和)←猫楚国→以人为本←晏子(民主)中国历来的“楚国式”有了改变,人们不仅是看重“物”了,而是更看重“人”了。十、中心论点你觉得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什么?故事里面有道理(中心论点)分论点一: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分论点二: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十一、拓展延伸课文说:“事实上,中国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请你为这句话找几个实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大小猫洞》教案语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