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折线统计图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四年课时:1一、教学内容分析《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掌握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忆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教师要和大家上一节数学知识-“统计”。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统计的知识么?师:统计在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今年6.1游园准备去的是植物园,在进行新课之前呀,老师先带大家重温一下记忆中的植物园!(观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生:用统计表和统计图将数据进行整理。生:在统计表和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他。生:这是一幅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参观植物园人数统计图,是一幅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年植物园内游人如织,很多的人愿意选择这样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作为家庭朋友小聚的场所,新建了游乐园后的植物园吸引了更多的中小学生到这个游览玩耍。看,这是咱们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游览植物园人数统计图。谁愿意介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师:谁能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生:可以清楚直观的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生:很容易比较数量的多少。没有数字通过看竖条的长短也能看比较出谁多谁少。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万人。绍一下这幅统计图!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二、初识折线统计图师: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的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也便于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老师这里带来一种新的统计图,他可以用在不同位置上的点来表示数据,请同学们看黑板。大家快来观察,谁愿意介绍一下这幅统计图!师:真棒!还有么?还有什么发现?生:2008年有3万人去植物园游玩。追问:为什么?生:2008年这条线与3万人这条线的交点表示有3万人去游乐园游玩。师:你太了不起了思维敏捷,表述清楚,张老师已经把你记在心里了!其他的同学们,你们也有这样的发现么?谁再来说说?师:这在6个不同位置的点,分别表示出了从2008年起到2013年这6年里游览植物园的人数。我们用线段依次连接相邻的点,就完成了这样一幅统计图。聪明的同学们,给他起个名字吧!生:汇报。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这类统计图的外形特点,给他起好多好听的名字,其实这样的统计图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我们管他叫做折线统计图。细心的同学们,请观察一下这幅统计图,他有什么特点呢?生:可以知道从2008年到2013年这6年间,哈尔滨市中小学生人数。生:2008年人最少是3万人。2013年人最多是10万人。生:2011和2012年都是8万人。生:2009年比2008年多一万人。生:这是一幅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参观植物园人数统计图。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生:2009年游园人数是4万人。2010年游园人数是6万人。2011年游园人数是8万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