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姓名谢渫潇书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教育,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这里打好,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这里开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这里起步,良好的性格特质在这里酝酿。要做一个成功的幼教工作者,不能仅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心灵引导孩子心灵健康快乐地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从事幼教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着国家的一直重视幼儿教育,也为指导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指引着方向。《指南》分为5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在每个领域中又细化,从三个年龄阶段进行划分,随后还有“教育建议”。我深深感到身为幼儿工作者,就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负责,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领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而且要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作为我们指导实际教育工作的明灯。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我的体会如下:一、在实施《指南》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中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在大型玩具滑滑梯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幼儿都想从滑梯下面倒着爬上去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教师,以简单或粗暴的方式制止:“傻瓜,这样爬,怎能爬上去呢?”“不准这样爬”“如果你这样爬,我不准你玩!”小朋友为什会有这样的表现?这种倒爬滑梯的表现,就是具体而生动的幼儿的天性。幼儿对新鲜事物,对自然界的变化,都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去感受,去探索,去表达。实际上,这是一种由对事物的浓厚兴趣而产生的“求异思维”的活动,是对自然、对生活的探索,创新的尝试。教师的“教诲”虽然也能使他们明白“道理”,但却严重地打击了他们探索“奥秘”的兴趣,抑制他们勇于创新的勇气。因此,教师要善于保护幼儿的天性,创设培养幼儿探索精神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并指导幼儿的探索行为,才能从小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这是我们教师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二、在实施《指南》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2中指出: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例如:课堂上,一个老师在教幼儿认识“4”,“4”像什么呢?幼儿们纷纷回答:“像鱼头,像长矛,像树叶,像山峰,像头巾......”最后老师说:“我告诉你们吧,象一面小旗。”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正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绝好的机会,可这个老师却硬要幼儿向她“看齐”,虽然幼儿记住了老师的标准答案,却又一次给幼儿的思维加上了一道禁锢,刚刚引发出来的创造性的火苗又给扑灭了。幼儿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又例如,教师曾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老虎为什么要吃人?山羊为什么要吃草?”我们老师通常会告诉他,因为老虎要吃肉,而山羊喜欢吃草。对这样的答案,幼儿也就满足了,不再追问了,但我们却不应就此罢休,应借机引导幼儿观察虎和羊的牙齿与胃的结构,教幼儿了解粗浅的生物进化的道理。三、运用好《指南》对我们的知道意义。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同时也更强调“自主”二字。如“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图案,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搭建活动”、“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对其发现表示赞赏”、“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等等。予多数都生活在教育的条条框框之中,他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要想摆脱“填鸭式”的教育,想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相信在《指南》中就能够找到答案。可以说,《指南》对于我们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无疑是一个法宝,当自己在设计教学活动、制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