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古人交——先秦诸子散文教学方法初探摘要: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其文学成就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学习先秦的典籍都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引导青年一代深刻领悟先秦诸子散文具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因为时隔久远,诸多的障碍给我们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在总结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自身的特点,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先秦诸子在高中阶段提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教学方法追溯本源,探寻根基。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时期中国社会轴心时代,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当时的辉煌和成就。这一时期也是是中华文化的原生期,尤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给中国留下极其宝贵的财富,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更是青年一代成长和发展的源泉。因为正如易中天所说:“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在高中的语文课程中,选了大量的先秦诸子散文,第二册中有先秦七子中《庄子逍遥游》节选,第四册中有《论语》、《孟子》、《荀子》等文章节选,对于诸子文章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高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摄取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只知孔子老子之名,而对于其真正的伟大在哪里,其有什么思想缺一无所知,难免写作文捉襟见肘,孤陋寡闻、内容浮浅、精神疲软等心灵疾患时有发生,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文精神的缺失。所以,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先秦诸子百家文章占了相当的分量,展现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足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精神根基。深入学习先秦经典著作有助于了解中历史文化背景。先秦诸子产生并活跃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战乱纷争不断,称雄争霸割据,思想文化异端崛起的历史舞台上,其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日新月异皆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社会风云激荡的迅速剧变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家。粤教版所选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四部经典,为儒家和道家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深入学习先秦经典,是中国国学的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舞台的主角,肩负着历史的重担。易中天教授说“学者有传播传承文化的义务。”未来的学者必定来源于今天的青年一代,国学的复兴历史的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肩上。诸子百家遗留的精神遗产,他们的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所在,对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演变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担负起这样一个任重道远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先秦诸子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经典的魅力,陶冶性情,在精神层面赋予继承传统文化的义务。二、诸子散文教学给教师提出的挑战教材选取的诸子文章都为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篇章。这些篇章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如何利用好这些专题完成“课标”所规定的目标,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和巨大挑战。(一)、教学方式的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否还适用诸子文学教学呢?先秦诸子的作品,时隔久远,古汉语言文字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对于一个古汉语言文字积累并不十分丰富的高中生来说是无疑是最大的难题,再加上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差迥异,要使学生做到心领神会达到教学效果那更非易事。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对于这些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去认真领会体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所在呢?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挑战。(二)、在文字与思想之间——教学过程中度的把握不能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也不能单独强调其思想性,把语文课当成成思想政治课。先秦诸子文章具有语言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