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5诗词曲五首课件1VIP免费

25诗词曲五首课件1_第1页
1/15
25诗词曲五首课件1_第2页
2/15
25诗词曲五首课件1_第3页
3/15
《水调歌头》——宋词《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曲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三座绮丽的高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习学习《《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1、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2、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的内心矛盾有没有得到解脱呢?解脱了,通过自我安慰。人事无常,有聚有散,自古如此。人的悲欢离合也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既然如此,就不必悲伤,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就可以了。作者由幻想超然物外,到重新认识到现实的美好,认识到现实总有不完美的地方,战胜了自己消极地想要离开现实的念头,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旷达的胸怀。小结:小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饱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实现,在美好的月色中交织着作者对人生不如意的慨叹和如何摆脱情感困扰的理智的矛盾,最终是理智摆脱情感困扰,表现出作者爱旷达乐观的胸怀。学习:学习:《《山坡羊山坡羊··潼关怀古潼关怀古》》作者介绍: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积劳成疾。到官四月病卒。译文: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赏词:赏词: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小结:小结:《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慨:兴亡百姓苦。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难眠怀弟--------探求人生哲理。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意踌躇:灾难频繁,百姓受苦。兴亡百姓苦。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5诗词曲五首课件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