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学校“导学研练”高效课堂教学案七年级数学学科(第二稿)主备:邱淑芳12课题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应用题关键是对各数量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抓住关键字眼,挖掘隐含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学习目标)1、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自学助学: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x的一半与2差不大于-1”,所对应的不等式为__________。3、如果四个连续自自然数的和小于34,那么这样的自然数有多少组?请依次填空:设四个自然数分别为x、____、____、____,则列出不等式为________,它的解集为_______,因为x可取的自然数是______,所以这样的自然数有____组。例1一只纸箱质量为1kg,当放入一些苹果(每个苹果的质量为0.3kg)后,箱子和苹果的总质量不超过10kg.这只纸箱内最多能装多少个苹果?例2:一只纸箱质量为1kg,当放入一些苹果(每个苹果的质量为0.25kg)后,箱子和苹果的总质量不超过10kg,这只纸箱内最多能装多少个苹果?例3:某人骑一辆电动自行车,如果行驶速度增加5km/h,那么2h所行驶的路程不少于原来速度2.5h所行驶的路程,他原来行驶的速度最大是多少?问: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步骤与求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下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类似之处?有什么不同?(可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由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教师作适当的总结.(1)解答步骤类似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的是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根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而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是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必须改变.三、研讨释疑例4、抗洪抢险,向险段运送物资,共有120公里原路程,需要1小时送到,前半小时已经走了50公里后,后半小时速度多大才能保证及时送到?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前半小时和后半小时走的路程之和至少应该是120公里,抓住了这个数量关系就可以建立不等式.解:搭一搭:算一算:课本P.21“数学实验室”按课本中的搭法,若搭n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为y根,则y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n=2008时,y=.四、及时巩固1、要使三个连续奇数之和不小于100,那么3个奇数中,最小的奇数应当是.2、一个两位数,将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所得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之差小于27,则这个两位数为()A36B57C64D793、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掘600m3r的土方,在前两天共完成了3120m3后,又要求提前完成挖土任务,问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挖掘多少土方?4、“中秋节”期间苹果很热销,一商家进了一批苹果,进价为每千克1.5元,销售中有6%的苹果损耗,商家把售价至少定为每kg多少元,才能避免亏本?五、课堂小练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