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学目标1.体会外籍华人热爱故土的思想感情.2.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写作技巧.3.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1、体会外籍华人热爱故土的思想感情。2、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枣核的平凡导入二、检查预习1、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2、作者简介萧乾(1910——1999),蒙古族,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本文选自《美国点滴》,《美国点滴》是作者1979年8月应邀参加大陆、台湾及中美作家之间的首次文学交流活动后创作的。3、生字注音或写字蹊跷()嫣()红山坳()萧乾()镶qiàn()玛nǎo()国jí()4、解释词语(1)用途却很蹊跷。(2)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3)她一面故弄玄虚地说。(4)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⑴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⑵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⑶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再读课文,体悟情感。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读7-10小节)“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行为)3、你体会到了小小的枣核中蕴含的深情了吗?五、品读文章,体会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若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若“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若删去划线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六、拓展练习。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不断地成长。试想一下,在这些枣树下将发生怎样的故事?请以《枣树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文章。七、布置作业。1、摘抄三首表现乡愁的古诗.2、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60字以内.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