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中学初三物理导学案§11.2滑轮(第1课时)2014.9学习目标1.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2.能说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作用3.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特点4.会分析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重点:知道滑轮的实质及特点。难点:运用杠杆知识分析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学习过程1、观察滑轮,说出它的构造。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3、如下图所示利用滑轮提升重物。观察比较:将实验数据及现象填在下表中表一表二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表一中滑轮_____动,不能___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滑轮。表二中滑轮_____动,省力______,不能改变力的________,所以该滑轮是滑轮4、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图2图111、钩码G=N2、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G(>、<、=)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4、以桌面为参照的图1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1、钩码G=N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G(>、<、=)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4、以桌面为参照的图1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甲三余中学初三物理导学案(1)定滑轮可以看出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3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想当的杠杆。图4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当拉力方向竖直向上时,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课堂小结:1、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2、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3、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训练反馈1、如图6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120牛,如不计摩檫和滑轮重,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为牛,FB为牛。2、右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3、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7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重力为10000N,汽车所受阻力为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其中比较省力的是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4、学校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这个滑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5、标出甲、乙滑轮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6、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如图),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______牛的力,挂绳子的钩承受________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计).7、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A.2.94N[来源:ZxxoB.1.96NCC.0.98ND.0.49N§11.2滑轮(第2课时)2014.9学习目标:2图3图4乙A三余中学初三物理导学案1、进一步知道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2、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并能分析其特点;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重点: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难点: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学习过程:一、滑轮组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2、滑轮组的特点:使用滑轮组即可以,又可以。使用滑轮组时,若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总结:①F=(G物+G动)/n,忽略动滑轮重和摩擦可得:F=G物/n。n: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②S=nh,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高度。③vF=nv物,v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物物体上升的速度。3、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滑轮组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