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和范围》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地理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①复习地球上大洲和大洋的分类,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等。②读课文,看地图,找一找亚洲的河流和经纬度等。③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与其他洲的分界线等。②通过课件展示,了解亚洲各区域居民的生活差异。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三、教材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这一节主要从亚洲的位置和结构入手,使学生学会总结某一大洲位置的特点,应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来分析归纳。了解亚洲由于南北跨度大,导致气温差异大;由于东西跨度大,导致降水差异大,所以生活在亚洲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难点:学会归纳出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学期从全球角度了解了地球分为七个大洲,那么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亚洲)现在我们就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和自然状况。2、讲授新知:(1)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观察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经度和纬度位置。(2)了解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现在我们来观察观察图6.2《亚洲的范围》,分组讨论:①亚洲的经纬度是多少?②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③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师出示幻灯片,学生看图回答。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师出示图6.3,引导学生完成P3活动(1)(2)(3)(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赤道北极圈605040302010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提问:你能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它大洲的界线吗?先引导学生看幻灯片,再让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5)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出示图6.4《七大洲的面积比较》(万平方千米)。观察得出: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结论: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展示东西两半球图)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6)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1、按照地理方位,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