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70分)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______决定的。A.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我国的社会性质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3.2010年起,全国所有事业单位将全部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承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获得的绩效工资属于所得。A、按劳动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按贡献分配4.下面是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按劳分配收入所得为()工资奖金股金福利发明创造奖励3500元500元15000元300元5000元A.4000元B.9300元C.4300元D.24600元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土地流转”作为新时期的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土地流转权,允许农民运用土地为自己谋取更多合法利益,以调动亿万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农民通过让渡土地经营权所获得的收益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B.合法的劳动收入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6.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A.收入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B.消灭分配上的差别C.平均分配劳动收入D.收入分配上的相对平等9胡锦涛强调,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了()①注重公平原则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③先富帮后富、同步富裕的精神④效率优先的原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③公平否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社会宣布,从2010年2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一举措说明政府①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④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2.在新华网举行的“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榜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列体现“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措施是①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②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秩序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3.国家决定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拉动内需。其中1.8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建设,这体现了A.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财政支出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14.1997年至2009年,我国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2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①实现社会公平②完善社会保障③拉动内需④发挥财政作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5.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增加的因素主要是:A.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B.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C.纳税人的纳税意识D.税收的征管16.下列举措中属于积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