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教学案(教师)课题:出师表主备人:成霞课型:新授审核人:审批人:姓名教学案部分活动和思路学习目标: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学习难点: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学习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解题,简介时代背景,了解“表”和作者。“表”:(书下注释)作者简介:关于作者的故事(不少于3个)2.阅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崩殂()妄自菲薄()陟()罚臧()否()郭攸之()费祎()遗()陛下裨补()行()阵和睦()倾颓()桓帝()猥()自枉屈夙()夜庶()竭驽()钝()攘()除斟()酌()咨诹()()3.结合书下注释和学案上的译文,说说诸葛亮给刘禅提了哪几条建议,你认为哪条最重要,为什么?4.写下你在预习中的疑问。二、课堂助学(一)对联引入新课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二)整体感知1.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2.解释重点字词,口头翻译课文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5段)就纳谏、赏罚、用人三方面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7段)关于出师北伐这一决策的说明第三部分(8--9)强调本人、朝臣、后主三个方面的职责,结束全文。三、课堂巩固1.解释重点字词崩殂:疲弊:秋:殊遇:开张圣听:学校网址:http://www.jsyzyz.com/1扬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教学案(教师)光:恢弘: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异同:作奸犯科:刑赏:平明之理:良实:志虑忠纯:简拔:遗:咨:裨补阙漏:淑均:优劣得所:猥自枉屈:驱驰:后值倾覆:尔来:夙夜忧叹:不毛:庶竭驽钝:攘除:斟酌损益:慢:彰其咎:谘诹善道:察纳雅言:2.解释下列词语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古义(2)痛恨:今义,古义(3)卑鄙:今义,古义是(4)感激:今义,古义(5)谨慎:今义,古义是(6)涕:今义,古义四、课后练习翻译文中重点句子。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10.裨补阙漏,有所广益。第二课时一、预习导学写几个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二、课堂助学(一)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当时的严峻形势(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各是什么?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2.本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广开言路希望后主听信忠言,团结贤臣,有所作为。学校网址:http://www.jsyzyz.com/2扬中市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教学案(教师)(二)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如何具体执行?严明赏罚若有……2.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3.“内外异法”指什么?皇宫中亲近,相府中疏远;皇宫中和相府中刑赏标准不一。(三)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三、四自然段。1.举荐了哪两种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文臣武将。文臣武将德能兼备,是先帝选拔和赞誉的,提醒后主充分信任和依靠他们。2.提出什么建议?(亲贤远佞)亲贤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宫中之事,事无大小……然后施行;营中之事,悉以咨之)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四)研读第五自然段。1.先汉兴隆的原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