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基础知识要打牢[教材知识问题化梳理]一、1.有性生殖原始生殖细胞2.1条姐妹染色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3.睾丸卵巢变形不变形次级卵细胞极体41二、(1)受精卵(2)头部细胞膜染色体(3)体细胞(4)染色体数目遗传和变异[效果自评组合式设计]一、1.(1)√(2)×(3)√(4)×2.ABC3.C二、(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2)基因重组。(3)AB、ab、Ab、aB四种类型的精子。高频考点要通关[需重点强化的2个重难点]例1:解析:选C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③为减Ⅱ后期,故①时期的细胞中每一极均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即红、黄、蓝、绿荧光点各1个;正常情况下,③时期的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相同,均只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半,即荧光点各有红、黄中的1个,蓝、绿中的1个;②时期的细胞中有4种颜色的荧光点各2个;图中精细胞中出现了等位基因,说明减Ⅰ异常。例2:解析:选D图示中a段为有丝分裂,b段为减数分裂,c段中的LM为受精作用,MQ为有丝分裂,故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除CD、GH、MN段外还有IJ段(减Ⅱ前、中期)且该阶段还发生着丝点分裂;GH段染色体数为体细胞染色体数,而OP段着丝点已分裂,是GH段的2倍;MQ是一个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MN段发生了DNA的复制,复制后DNA数是AB段的2倍。追问1+1(1)提示:GH段。(2)提示:受精作用。[需特别关注的1个易失分点]1.选B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及精子的基因型是完全相同的,为AB、AB(ab、ab)或Ab、Ab(aB、aB)。若出现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个精子,说明它们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2.选C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AB、AB、ab、ab或Ab、Ab、aB、aB四个配子,其中两两相同,如一个A突变成a,则有三种配子,故C正确。学科特色要发掘[需全面解读的1个高考热门图示]强化训练1.选B甲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丙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无同源染色体,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甲和丙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2.选B图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均等分裂,故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因为亲代细胞中无a基因,故其来自基因突变。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有两种基因型,图示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的精细胞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Be、aBe和AbE。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训练要高效1.选D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和正常体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2倍;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核内DNA分子数的一半。2.选C①DNA数目减半的原因仅是着丝点分裂;②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一分为二;③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④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细胞一分为二。3.选A受精作用是指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4.选B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当A、B组合到一块时,会产生AB、AB、ab和ab四个配子;当A、b组合到一块时,会产生Ab、Ab、aB和aB四个配子。5.选D联会、基因重组是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6.解析:(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经减半后再暂时加倍,最后细胞再分裂,所形成的配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中的一半,故而图1中乙曲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GH段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所以该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2)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图1中BC段。(3)图2中的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4)GH段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